臨近年底,網絡理財產品大批量上市,甚至有些互聯網公司進行高額貼息。沈陽一些市民也從銀行把錢取出來,轉移到網上去購買基金。昨天,遼寧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錢維軍就此提醒,網絡上的資金交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建議消費者謹慎操作,先期可以進行小額嘗試。
PK銀行理財
年化收益率較高
今年6月,阿里集團推出“余額寶”業務,消費者放在支付寶里的錢可以用來購買基金,實現錢生錢。自此以后,“活期寶”“收益寶”“現金寶”各種各樣“寶”理財產品紛紛上線銷售,目前數量已經超過20個。臨近年終歲尾,網絡理財產品更是銷售得異常火爆。為了在眾多“寶”中爭得客戶,部分互聯網公司甚至主動高額貼息,使得一些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高達8%,更高的甚至超過10%。
在某門戶互聯網,從24日開始,陸續推出3款理財產品。其中一款貨幣基金昨天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為6.639%,超過活期存款16倍。這款理財產品不僅1分錢起存,天天計息,日日復利,而且網站加送5%的利息。這樣算下來,整體收益率達到11.639%,差不多是同類產品中預期收益率最高的。

PK保險(放心保)理財
沒有保單管理費
互聯網在賣基金的同時,還在賣保險類理財產品,而且比保險公司的收益更具有誘惑力。
昨天,沈陽市民許女士就在互聯網上下單,購買了1萬塊錢的保險理財產品。按照預期年化收益率6%測算,181天之后,她全部領取的話,將實得10291.5元,也就是說,半年的時間,1萬塊錢的收益是291.5元,同時還能獲得相應時間的身故和全殘保險保障,而且免收保單管理費。如果是定期6個月存款,則能獲得收益154元。
雖然看上去,這款保險理財產品半年的收益比銀行定期的收益能高出將近一倍。但是,這是按照預期年化收益率計算的,消費者實際購買期間,則存在一定浮動的可能性,前三年每年的保底年化結算利率則只有2.5%。
PK實體理財
系統操作有風險
據了解,互聯網上銷售的理財產品,種類最多的是貨幣基金。如果通過銀行柜臺或者是證券公司購買貨幣基金,其實收益是大體相當的,但區別在于網絡操作的贖回速度很快,全天提供24小時隨時提取,而且當日到賬,還沒有手續費,而銀行和證券公司在客戶填單贖回后,資金到賬一般需要延遲兩天。很多消費者表示,現在去銀行就得排隊,購買基金的錢一般都是用來倒短的,這樣就得總往銀行跑,根本沒時間在那里等,網絡操作還是很方便。
不過,遼寧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錢維軍提醒說,依托網絡平臺進行的資金交易,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比如黑客有可能會篡改手機號碼并獲得驗證碼,這樣就增加了客戶資金被轉走的風險。銀行則是封閉平臺,并不經過網上轉賬。建議消費者先期可以進行小額嘗試,等到操作流程熟悉,而且防范意識增強,再逐步加大投入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