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存銀行或者買國債已經OUT了。對于激進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和期貨市場永遠是他們的最好戰場。對于有點錢想理財,又不想承擔太多風險的投資者來說,要戰勝5年定存收益率,又要讓錢活泛一些,收益率超6%的低風險產品將成為他們最好的朋友。
策劃/投資與理財研究院 文/本刊記者 葉輝
在剛剛過去的馬年春節,“馬上發財”和“發紅包”成了最熱門的詞。這些詞的盛行,一方面說明大家對馬年有美好憧憬,另一方面也說明理財不知不覺中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

馬年理財,去哪兒賺錢?手里的閑錢又該如何打理?
“我還是繼續炒股,再買一部分基金。”記者的朋友張磊說。張磊在北京一家銀行當理財經理,他說自己大學念的是金融專業,平時也經常和證券公司的人接觸,炒股屬于“近水樓臺”。不過,作為一位銀行理財師,他也提醒普通人:“最好買點穩妥的理財產品,炒股風險相對比較大,十個人炒股七個人賠錢,兩個保本,只有一個能賺錢。”
敢炒股的,都是對自己有相當自信的人,相信自己能戰勝其他大多數人。這個群體很大,祝他們馬年“馬上發財”!
對于更多人來說,如何穩當理財才是更關心的。這個群體更加龐大。春節走親訪友,記者發現親朋好友雖然憧憬“馬上有錢”,但理財上都還比較保守。記者采訪的近30位親朋好友中,2014年打算炒股賺錢的只有3位,超過半數的人還是把錢存銀行。其他人里,一位堅持要買黃金,一位通過小額貸款公司放貸,3位打算買國債,還有兩位對投資房產舉棋不定,其他人都想看看還有什么機會可以買收益不錯的理財產品。
這與往年相比,有了些新變化,存定期、買國債的人減少,買理財產品的人在增加。
大年初三回老家浙江臺州參加高中同學聚會得知,好幾位同學都已經把錢存到了余額寶里。“比銀行利息高多了,前些天(年化)收益率超過7%呢。”
2013年,余額寶風頭無雙。憑借超過6%的收益率,阿里巴巴和天弘基金聯手打造的余額寶一時間席卷大江南北,成立半年多規模就超過了20 0 0億元。之后,百度百發、網易現金寶、騰訊微信理財等加入“互聯網金融大戰”,收益率越來越高。春節之后,它們的收益率還能一直維持這么高嗎?記者發現,微信理財通1月15日上線,一周后存入總額已突破10億元。然而,春節以來,微信理財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出現明顯下滑,截至2月6日首次跌破7%。理財通并非特例,余額寶的收益率同樣在2014年元旦過后一路下滑,1月9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6.737%,2月6日跌至6.096%。
相信各種“寶”繼續風光的同時,2014年銀行理財產品還會大出風頭。記者在天津的親戚告知,他們10萬元買了一款天津銀行1年期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是6.1%。親戚后悔地表示,如果早點買,另外一家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更高。他所說的“早點”是2013年12月,那時候銀行資金面開始緊張,帶動年底理財產品收益率水漲船高。往年過了12月,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會回落,馬年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在春節后雖然也略微下滑,但仍在5.5%以上,股份制銀行和中小銀行比較高的依然在6%以上。
有分析師預計,由于央行維持偏緊的貨幣政策, 年后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將維持6%上下,超過6%也是常態。
前些年按人們的理解,把錢存銀行就是理財。目前能拿到的最高利息是多少?銀行5年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4.75%,而執行上浮10%的商業銀行利率也僅為5.225%。
把錢存銀行或者買國債已經OUT了。我們大膽預測,跑贏五年定存利率,馬年收益率超過6%的低風險理財產品將成為王道。2014年,除了收益率6%的銀行理財產品將大量發行,信托繼續熱銷,打新股產品將再度流行,因為它們的收益率都將超過6%。
對于激進的投資者來說,股票和期貨市場永遠是他們的最好戰場。當然,高手決戰,運籌帷幄,決勝于千里之外,他們在攻城略地的同時,也可能“尸橫遍野”,實在不是普通人的心臟所能承受的。
股票風險太大,黃金大起大落,樓市迷霧重重……對于有點錢,想理財,不想承擔太多風險的投資者來說,要戰勝5年定存收益率,又要讓錢活泛一些,該怎么理財?
《投資與理財》告訴你一些辦法,讓你知道馬年去哪兒能穩賺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