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銀行理財產品“量價齊跌” 半年期產品繼續擴容

銀行理財產品“量價齊跌” 半年期產品繼續擴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2-25 09:00  瀏覽次數:26
  上周銀行間資金面寬松程度超出預期,銀行間市場利率連續回落,隔夜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降至2%以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呈現連續下滑態勢。
  不過,相對于貨幣市場短期利率和貨幣基金收益率的跌幅,銀行理財還算比較平穩。鑒于此次資金面寬松狀態不可能持續太久,因此銀行理財收益率雖有下降,但仍將保持較高水平。
  本期理財排行榜我們依舊選擇了收益率較高的產品。與上期相比,產品的收益率繼續下滑,有兩只產品預期收益率跌破6%。不僅如此,銀行理財產品發行數量也大幅度減少,監測數據顯示,上周(2月15日-2月21日),94家銀行共新發非結構性人民幣理財產品803款,環比下降264款。
  與“量價齊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銀行理財產品投資期限卻呈大幅增長的態勢。上期排行榜中,半年以上的產品達到了半數,本期這類產品數量繼續增多,達到了8只,占據了排行榜的絕大多數位置。不僅如此,期限最短的南京銀行(601009)產品投資期限也要63天,顯示銀行希望通過中長期限產品來鎖定資金。
  與銀行理財產品一樣,互聯網金融產品的收益率也呈現出下滑的態勢。以微信“理財通”為例,七日年化收益率從2月17日的6.45%到18日的6.42%,再到19日的6.38%、20日的6.34%、21日的6.31%、22日的6.28%,23日更是降到了6.26%。余額寶和其他類似產品的收益率最近也延續了下滑勢頭。有業內人士指出,包括各種“寶”在內的貨幣基金虧本的可能性不大,但后續違約(比如被銀監會或銀行叫停,貨幣基金此前已經按日將利息支付給了投資者,可如果提前支取等原因引發銀行未能按約定支付利息,投資者最終收到的可能是活期利息)的可能性比較大,如不能及時兌付,預期收益可能會下降至3%~4%。
  理財師提醒,考慮到未來一段時間產品收益率有繼續下滑的態勢,投資者可以選擇期限相對較長、收益率較高的產品來投資。另外,債券市場最近也有所升溫,有興趣的投資者可以選擇收益相對固定的信用債產品。
  增加固定收益產品 實現財富穩步增值
  隨著銀行理財產品和各類“寶”產品收益下滑,如何選擇新的投資產品又成為大家最為關心的一個話題。理財專家認為,多數中國家庭應該增加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配置,通過一定的組合,實現一年8%的回報還是有較大概率的。
  去年發布的《2013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顯示,中國大眾富裕階層偏好中低風險。例如,對于包括銀行存款、股票以及債券三種產品的家庭資產配置,西方正常家庭的比例是1:4:5,即如果有100萬元的話,10萬元放在銀行,40萬元在股票市場,另外50萬元就可以放在債券市場。而中國家庭的平均比例是7:2:1。中國家庭的資產配置還有另外一個極端,比例為1:7:2,即債券占到10%,股票占到70%,銀行存款就20%,這是中國普遍存在的“兩頭大結構(指家庭資產過高投資于高風險產品或低風險產品)”的資產配置狀況。
  對于理財而言,如果將大部分資金都放在低風險的銀行存款,收益肯定會不高,而如果大部分資金都放入高風險的股市,那么,有可能獲得高收益,也有可能出現大幅虧損,兩者顯然都不符合普通家庭穩健理財的目標。從這個意義上講,配置一個合適比例的固定收益產品非常重要。
  目前,部分銀行理財產品、P2P類固定收益理財、信托類產品、有限合伙的私募類產品和部分互聯網產品,都是固定收益產品的主要形式。在2014年,家庭應該稍微增加固定收益類產品的配置,可以把10%-20%的資產放到這部分產品中,通過一定的組合,有可能穩定拿到8%以上的回報。
  在購買固定收益產品時,選擇合適的購買渠道也十分重要。理財專家建議,買固定收益理財產品,主要從三個渠道購買:銀行、信托公司和第三方理財機構。在過去,有不少保險(放心保)產品,被銷售人員忽悠成固定收益類產品,造成投資者遭受重大損失的事件屢見不鮮,而一度被認為是高收益零風險的信托產品最近也出現了兌付危機。因此,在挑選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時,投資者還是要盡量看清楚產品風險資金投向,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和資金流動性需求的產品。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