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銀行理財業務欲樹“風險柵欄”

銀行理財業務欲樹“風險柵欄”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04 10:22  瀏覽次數:18
  從組織架構到運營模式,再到新的監管要求,銀行理財業務正在醞釀全面調整。今年年初,銀監會監管工作會議提出,2014年改革任務最為緊迫的一項是理財業務治理體系改革,理財業務可在銀行內部設立事業部分類管理。
  記者日前從多家銀行了解到,理財業務的運營方向正向銀監會倡導的模式進行調整,但組織管理體系向事業部制轉變將需要較長時間。多位從業人員還表示,在組織結構調整方面,目前還沒有出臺行業規范管理的框架性文件,監管部門也仍在摸底調查、醞釀方案階段。
  事業部 管理體制轉型
  “有的銀行把理財業務與存貸款業務混在一起,既混淆了兩類不同性質的銀行業務,又隱匿了銀行風險,還增加了監管難度。”監管部門認為。
  “從監管的角度看,推動理財業務實行事業部改革,最根本就是隔離風險,建立"風險柵欄"。”某大型銀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記者通過采訪多位業內人士了解到,目前還沒有銀行的理財業務部門實行嚴格意義上的事業部制管理,即便組織架構改革推進相對較快的交行也只能稱之為“準事業部制”。“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有利于形成專業化、條線化的管理體制,無論對信用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防范還是對操作風險的管理都能形成統一的、自上而下的制度和規范,有利于理財業務的長遠發展。”交通銀行(601328)金研中心許文兵告訴記者。
  更多銀行則在以“資產管理部門”的形式運營理財業務。業內專家還表示,理財業務實現事業部制管理只是初步目標,未來的方向應是建立資管業務的獨立法人模式,真正要從制度、法人層面上解決風險隔離。
  消規模 謀求業務規范
  “當前最主要的是做好業務規范化。嚴格落實銀監會對影子銀行及理財業務的整改要求,切實杜絕在產品研發、營銷、投資運作、信息披露等各個環節的違規行為,加強非標資產管理。”某銀行工作人員表示。記者了解到,為了滿足監管機構雙紅線規模控制,部分不達標銀行目前正在加緊“消規模”。
  監管部門要求商業銀行理財產品與投資資產“一一對應”。據了解,雖然大部分銀行已經實現單獨管理和單獨建賬,但大部分銀行還不能立即實現單獨核算,這是當前理財業務規范要做的最主要工作。
  同時,多家銀行正在加緊做好理財產品的信息披露工作。“理財業務規范化難度最大的是規范擔保和回購。按照規定,商業銀行不得為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或股權性資產融資提供任何直接或間接、顯性或隱性的擔保或回購承諾。這項甄別起來非常困難,可以考慮從透明化交易系統、推行標準化金融工具著手。”銀行業專家趙慈拉建議。
  緊箍咒 約束無序發展
  銀行流動性管理方面的專家表示,今年還將啟用新的流動性監測標準以規范同業及理財業務。屆時,同業和理財業務等表內外項目對現金流的影響將納入流動性風險的計量和控制,相關業務無序發展將受到有力約束。具體來看,理財業務對應的“資產池”中的部分基礎資產—“30天內到期的資產支持證券、擔保債券及其他結構性融資工具”、“30天內到期的資產支持商業票據、管道工具、證券投資載體和類似融資工具”等項目,均將現金流出率設定為最高的100%。
  這意味著銀行如過度發展這類業務,需要更多的優質流動性儲備資產去覆蓋現金流出,導致銀行資產收益下降。
  值得關注的是,現金流出細項中,還設有“非契約性義務”一項,其現金流出系數為2.5%,也就是說,即便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也要將其超出合同義務進行支付所帶來的潛在流動性需求納入流動性風險管理。“銀行需要更審慎地開展代銷產品業務,流動性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將逐步在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組合中發揮約束和導向作用。”業內專家劉江榮認為。?
  “三大原則”推進銀行業金融創新
  日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中國銀行(601988)業》雜志創刊號上撰文指出,當前,我國銀行業要按照“柵欄”原則分業推進產品創新,按照“普惠”原則推進服務創新,按照“驅動”原則推進管理制度創新。
  尚福林提出,“柵欄”原則重點是健全和完善符合信貸類業務、理財類業務、代理類業務和有價證券投資類業務各自特點的規則,設立業務“柵欄”分隔業務風險,同時支持銀行業機構在組織流程、風險控制、績效考核等方面為金融創新提供激勵。按照“普惠”原則推進服務創新。規范發展社區支行,推動金融服務進社區。充分運用移動終端、POS終端、自助設備等服務方法,推動基礎金融服務向村一級延伸。以客戶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減少客戶排隊,改進柜面服務,推動解決銀行基礎服務、特殊群體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崗”,以及普通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問題。按照“驅動”原則推進管理制度創新。當前,在農村“三權”抵質押貸款、信貸資產證券化、理財資金投資固定收益型產品、開發主動負債工具和資本補充工具等方面,存在較大制度創新空間。要通過監管引導和市場驅動,提高銀行業機構自發創新的積極性和規范性。?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