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理財產品大戰(zhàn)悄然“升級”。各家銀行、基金公司等也都先后推出了各自的余額理財產品,客戶爭奪相當激烈。
隨著互聯(lián)網理財市場競爭的加劇,業(yè)界在關注高收益能否持續(xù)的同時,更擔憂部分金融機構對理財產品存在的隱性保護,從而埋下風險隱患。
對于這些產品消費者該如何理財,怎樣最大程度規(guī)避風險,相關專家表示,主要還是心中要明確該理財產品的投資方向,是否能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收益才是最核心的。一味推高收益而模糊風險概念,對投資人來說并不是件好事。

1.貨幣型基金產品
代表:阿里巴巴(余額寶)、蘇寧(零錢寶)
特征:莫過于投資人以該產品為載體,進行消費、支付和轉出的操作,且無需任何手續(xù)費。由于這類產品承諾T+0贖回,實時提現(xiàn)的優(yōu)點直接滿足了投資人對產品流動性的需求。此類余額寶產品的本質是貨幣型基金(“貨基”)產品。
2.P2P平臺理財
代表:人人貸(優(yōu)先理財計劃)、陸金所(穩(wěn)盈-安e貸)、仟邦資都(智盈寶)
特征:該類產品是互聯(lián)網直接理財的產物,即資金通過互聯(lián)網平臺直接流向資金需求方,出資人享受資金出讓的收益。一部分P2P平臺與小貸、保險(放心保)或擔保公司合作以保障投資人的本息安全;另一部分平臺本身就有銀行等金融機構背書,由其承擔全額本息擔保責任;最后一部分則通過投資人向借款人提供的實物抵押權(車、房產等)來獲取保障。其中,同樣是房產抵押物,住宅的變現(xiàn)能力要遠高于辦公樓或廠房。
收益上,P2P產品的收益一般在8%至15%,有抵押類產品收益最高則在12%左右。綜合考量其安全性,后者或許更受保守型投資人的偏愛。
3.與互聯(lián)網公司合作
代表:騰訊(微信理財通)、百度(百度理財計劃B)
特征:與知名互聯(lián)網公司合作為噱頭,實質還是與知名基金公司的合作。對于投資人來說,考察和區(qū)分這類產品,要在日常看貨基收益的同時,重點關注日每萬份收益及長期的業(yè)績穩(wěn)定性。
4. 基金公司直銷
代表:匯添富基金(微博)(現(xiàn)金寶、全額寶)
特征:本質還是貨幣基金。由于所掛鉤的基金產品不變,因而其原始收益率上并無差異。唯一不同的是,一般的貨基雖也承諾T+0贖回,但必須等到當天收市清算后資金方能到賬。
5.銀行直接發(fā)行
代表:平安銀行(000001)(平安盈)、廣發(fā)銀行(智能金)
特征:與余額寶只對應一款貨基不同,銀行直接發(fā)行產品除支持相關基金以外,還支持購買其他理財產品。它在功能上更像一個網絡的虛擬基本賬戶。
目前,多家銀行已開始全面升級旗下開放式理財產品,其中開放式T+0產品的年化收益率提升至4.5%左右,除了在銀行網點銷售外,還能通過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等方式購買。
不同理財產品
風險收益不同
專家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有資金的流動性和風險承受能力選擇不同的理財產品。除了線上的互聯(lián)網理財產品,投資者們也可考慮放眼線下的一些理財產品,分得一杯羹,將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里。而從互聯(lián)網金融本身來說,投資者也時刻面臨著黑客入侵、盜取賬號密碼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