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社會上流傳一句話,在北京、上海買對了一套房,生活質量拉開一個檔次;買對了兩套房,拉開兩個檔次。百姓總結的這個經驗是非常有害的,不靠創業、勤勞致富,靠買對房就能致富,代替幾十年的辛苦勞動,這樣的社會不可能公平。” 昨天上午,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聯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再次談到了房地產。此前一天,他在小組討論會上表示,10年內房地產不可能出現大危機。
房價漲得快,因投機需求沒控制好
在仇保興看來,房價上漲過快,基本上是因為投資投機需求沒有得到有效控制,而社會上流傳的上述觀點則推動了泡沫不斷增長。他以日本為例,日本的土地是私有化的,供應完全放開,于是,出現了大到國有公司,小到菜市場小販一窩蜂全民炒房的現象,“這和我們國家的情況有些類似”。然而,到房地產泡沫破裂時,老百姓叫苦連天,經濟衰退20年。仇保興認為,這種情況就是投資投機性需求沒有得到管理。
“虛幻的財富迷惑了很多人,這個教訓一定要吸取,我們必須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仇保興說,投機對經濟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因為來錢太快了,對生產有擠出效應,制造業萎縮,資金流、人力資本都到房地產去了。這種擠出效應對經濟的影響是長期的,所以必須制止。
開出三種“藥方”抑制投機炒房
如何抑制投機投資性需求?仇保興開出了“藥方”:
第一,大量建設保障房、共有產權房。“房地產有空間壟斷性,不能由市場單方面決定,這是國際經驗。必須讓房地產回歸居住的基本功能,減少投機。”仇保興說。
第二,減少或停止對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貸款,從而去杠桿化,進一步降低市場風險。
第三,通過房地產稅來增加投機者持有住房的成本。仇保興建議,除了房產稅之外,還可以借鑒國際經驗,在消費稅、空置稅等稅種上做文章。“比如消費稅,買第一套房免稅,第二套收稅14%,第三套收24%,采取累進稅率。這兩個稅,波及面少,也更加靈活。”
分類調控應做到“治大國如烹小鮮”
“我國現在房地產市場分化嚴重。”仇保興指出,房價和收入比超過10倍的有七八個城市(一般來說,房價收入比在3—6倍之間為合理區間),超過8的城市加起來不到20個,這些城市房地產風險比較大,雖然數量小但占的金融資產比較大,這些城市需要降溫。然而,還有600多個城市相當一部分房價還冷得很,有的地方出現了空城。因此應針對不同城市的情況分類調控,不能一刀切。
現在海南、溫州出現了房地產風險。仇保興認為,應該從現在開始對那些收入比不合理的城市,采取微調的辦法,逐步降低收入比,然后平穩過渡,使得城鎮化末期不會出現日本那樣的房地產泡沫。“中國是有機會又有能力拿時間換空間,避免房地產泡沫的。”
“分類調控應該做到治大國如烹小鮮,對整個房地產市場影響越小越好。”仇保興認為,能局部調控的就不要整體調,能用經濟手段調的就不要用行政的,能由城市政府調的不要由中央政府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