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財金專訊 陽春三月,去年來持續低迷的外幣理財產品也驟然升溫。記者走訪多家銀行發現,由于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連續下滑,一些掛鉤美元的銀行外幣理財產品收益率節節升高,其中澳元產品收益率普遍超過6%。銀行理財經理建議,有外匯需求的市民可適當購入外幣理財產品,而考慮到匯率風險等因素,普通投資者還是以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為好。
外幣理財收益飆漲搶風頭
數據顯示,去年外幣理財產品一度淪為銀行理財市場的雞肋,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僅有2.79%。記者在銀率網查閱到,去年商業銀行總計發行外幣理財產品1702款,其中,有1300余款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不足3%;而在去年下半年,人民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鎖定在5%以上,當時人民幣對大部分外幣都還在升值,較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優勢不言而喻。
銀行理財經理表示,以往外幣理財收益率都較低,今年才漲上來的,目前的人民幣理財產品、互聯網理財收益都出現了下滑趨勢,正好被外幣理財搶了風頭。
據銀行業內人士分析表示,“今年以來,美聯儲已逐步退出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此舉導致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貨幣匯率大幅波動,而美元等部分發達國家貨幣則出現升值預期,美元資產成為國際資本追逐的對象,并由此帶動相關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上漲。”
普通投資者需量力而行
近期飛漲的外幣理財收益率,引來了不少投資者的關注。記者在銀行網點了解到,市民想購買的話只需要通過匯率折合人民幣就可以購買外幣理財產品,操作非常方便。
對于外幣理財產品的購買,專家認為,匯率的變動是最大的風險,在未來利率走勢不確定的前提下,外幣理財產品應以短期限為主。銀行理財經理提醒投資者,外幣產品多為金融衍生品,在人民幣貶值的情況下確實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但如果人民幣升值就很有可能出現零收益甚至是負收益。“有海外求學的或計劃移民者的家庭,建議逢低分批購入外匯以分散風險。”銀行理財經理表示,近兩個星期人民幣波動比較頻繁,一次性購入風險較大,如果本人對外幣理財一竅不通,最好不要購買外幣理財產品,購買一些自己擅長的領域的產品會更好。
本周起,央行第三次擴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波幅,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浮動幅度也由1%擴大至2%。匯率波動幅度的加大,也增加了對外幣理財產品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業內人士建議,縱觀當前市場上的外幣理財產品,無論是流動性還是收益率,都暫時無法與人民幣理財產品相媲美,對中長線的個人投資者來說,人民幣資產仍是最合適的投資品種。
人民幣再跌300點年內貶值近3%
第1財金專訊 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3月20日收盤報6.2275,較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6.1965貶值310個基點,盤中短暫跌破6.23關口,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后四個交易日下跌779點,跌幅約1.3%。
受美元指數走高影響,昨日即期匯率貶值低開于6.2085,午盤擴大跌幅,一度突破6.23關口,最高觸及6.2340元,較上日收盤價貶值近400點,隨后有所回落,最終收盤在6.2275。
昨日9點15分央行公布人民幣中間價報6.1460,貶值109點。自從央行決定擴大匯率波幅以來,人民幣已經連續貶值四個交易日,累計下跌779點,跌幅約1.3%。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6.04附近,跌至現在6.22,累計貶值將近3%。
人民幣匯率跌至近1年低位,對于部分離岸衍生品投資人而言,匯價已處在可能引發巨虧的關鍵水準,而相關止損盤可能將推動人民幣進一步下跌。
一項名為目標可贖回遠期合約的衍生品能在人民幣不大幅走貶的情況下,給持有者帶來穩定收入。有投行預計,自去年以來共售出3500億美元這種遠期合約。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經跌過6.15-6.20的區間,而在該區間有大量的產品會觸發行權,持倉人面臨巨虧。
19日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會議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不變,并削減購債規模100億美元至550億美元。美聯儲主席耶倫在會后發布會上表示,在購債結束后,將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保持利率在低位。
美元指數受此利好消息提振,重新站上80關口,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則延續近期貶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