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2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一改連續近10年的上升趨勢,突然調頭直下。人民幣持續貶值,意味著您需要拿更多的錢去兌換美元,海淘購物、境外旅游、留學,都需要支出更多的人民幣。人民幣貶值,這項看似和普通百姓生活并無太大聯系的匯率波動,到底會對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投資理財者又該如何應對?
人民幣貶值跌幅超2%
人民幣貶值跌幅超2%
從2005年7月21日啟動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人民幣在不到10年時間里持續升值,對美元匯率接從8時代跨越至6時代。2013年年末,外界對人民幣破六的預期越來越強烈。然而今年一季度,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6.05元(2013年12月31日)快速貶值。直至4月1日,已跌至6.20元,貶值幅度已經超過2%,幾乎將去年全年的漲幅全部消耗。
人民幣貶值對百姓生活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兌換美元需要支出更多的人民幣。以兌換1萬美元為例,去年12月31日人民幣對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從6.05元,兌換1萬美元只需60500元人民幣。而到如今,兌換1萬美元需要62000元人民幣,比前者多出1500元。無論是出國旅游、留學、購物,只要涉及境外消費,你手中的人民幣都不如以前值錢了。
可關注外幣理財產品
面對人民幣的“跌跌不休”,理財者是否需要將手中人民幣全部兌換成美元以減小匯率損失?銀行理財分析師認為,美元存款一年定期利率僅為0.75%,遠遠低于人民幣存款利率,更何況隨著利率市場化步伐的加快,目前各大銀行都有針對存款的各種優惠政策,因此理財者如果近期沒有出國旅游、留學等計劃,在國內持美元觀望非明智之舉。
伴隨人民幣貶值,外幣理財產品被關注度日漸升溫。據統計,2013年全年,商業銀行外幣產品合計發行1702款,有1300只外幣理財產品的年收益率不足3%,沒有達到銀行理財收益率的平均值。2014年,外幣理財產品收益率迅速上升,由不足3%上漲至5%左右。銀行理財分析師認為,外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主要受外幣利率走勢的影響。今年以來,隨著美聯儲逐步退出寬松貨幣政策,美元利率出現了上漲,且未來繼續上漲的預期較強,因此美元產品收益也上漲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