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比特幣報價單月跳水近40%

比特幣報價單月跳水近40%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8 09:42  瀏覽次數:34
  比特幣也好,萊特幣、元寶幣也罷,在國內市場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狂熱炒作后,在監管加強后,價格都出現大幅波動。 曾一年間瘋漲80倍的虛擬貨幣比特幣正遭遇尷尬:一方面,交易平臺遭遇銀行及支付機構“設限”,導致比特幣行情單月跳水近40%;另一方面,虛擬貨幣熱也催生國內數十種“山寨幣”,投資均不乏本金難保風險。
  國內興起虛擬貨幣熱
  一年間漲幅超過80倍,一個月內跌幅近40%,曾風光無限的虛擬貨幣遭銀行及支付機構“設限”。比特幣交易平臺FXBTC近日公告,暫停人民幣充值和銀行卡提現業務。另一家交易平臺稱,已收到銀行通知,將停止人民幣充值。
  受此消息影響,國內虛擬貨幣行情應聲跳水。據國內最大的交易網站比特幣中國報價,比特幣從3月4日的3951元人民幣/枚,一度跌至4月4日的2419元/枚,跌幅接近40%。而2013年,比特幣報價從80元人民幣漲至6600元,漲幅一度超過80倍。
  “去年12月到現在,比特幣報價從每枚6000元跌到不足2500元。”虛擬貨幣投資者、北京某網絡公司開發測試工程師田中說,自己先后投入的20萬元已經腰斬。
  比如,據中文虛擬幣行情網站“聚幣網”報價,2014年1月至今,已有16款線上國產虛擬貨幣宣布“發行”,目前在國內可交易的虛擬貨幣已達數十種。僅2月2日及3日,兩天內就有“企鵝幣”、“大象幣”、“蝸牛幣”三款國內虛擬貨幣宣布上線。
  然而,投資虧損成為普遍現象。有投資者告訴記者,自己于去年11月購入報價為119元/枚的“元寶幣”,但賣出時已跌至26元/枚,縮水達80%。
  “三無”風險不容小覷
  我國已成為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上海一家比特幣網站負責人告訴記者,僅該平臺日交易量超過20萬枚,按時價折合人民幣超過5億元。記者調查發現,盡管虛擬貨幣不乏技術創新成分,但作為投資品其風險不可小覷:
  一是資金安全缺乏保障,“跑路”頻發。多數比特幣交易平臺資金存放在法人賬戶。去年10月,注冊于我國香港的GBL交易平臺跑路,卷走超過3000萬元人民幣資金。此前,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loor”因價值25萬美元的比特幣被盜,直接宣布關閉。
  二是部分虛擬貨幣標榜自由生成,但發行機制極不透明。以一款宣稱年發行量520萬枚的國內“山寨幣”為例,其發起機構法人、所謂的發行“算法”均不公開。有投資者反映,其官網甚至隱匿歷史交易數據,涉嫌刻意誤導“設套”。
  三是發展線下流通存在法律風險等瑕疵。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第二十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制、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在2013年12月發布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已明確,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通知》此前已要求,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為客戶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因此,盲目“炒幣”有風險,投資需要警惕跟風。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