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開始,盡管受到“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的沖擊,銀行理財產品仍然靠鎖定高資金、高收益顯示出了自身優勢。今年一季度,招商銀行(600036,股吧)到期理財產品共552只,100%實現預期收益,合計為客戶創造收益達57.6億元。
據了解,招商銀行歲月流金系列理財產品49只、鼎鼎成金系列理財產品379只、信托理財系列(睿享、股票優先級)32只、外幣歲月流金78只,以上共538只全部實現最高預期收益。一季度到期的以黃金、匯率、境內股票指數等投資資產作為掛鉤標的各類結構化理財產品14只,平均收益率達4.7%,其中7只更是獲得了超過保底收益之上的超額收益,到期最高收益甚至超過8%。
據了解,招商銀行歲月流金系列理財產品49只、鼎鼎成金系列理財產品379只、信托理財系列(睿享、股票優先級)32只、外幣歲月流金78只,以上共538只全部實現最高預期收益。一季度到期的以黃金、匯率、境內股票指數等投資資產作為掛鉤標的各類結構化理財產品14只,平均收益率達4.7%,其中7只更是獲得了超過保底收益之上的超額收益,到期最高收益甚至超過8%。
與傳統理財產品不同,結構化理財產品的關注重點是“掛鉤標的”的市場走勢和產品本身的結構設計。投資者在選擇時除了關注產品可能實現的潛在收益,更應該關注“掛鉤標的”的未來走勢及其參與收益率計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