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知識,說難不難,說易也不易,有些人理財駕輕就熟,有些人理財則步履艱難。為何有這么大的區別呢?理財師認為,要學會理財,先從治療四種“病”開始。
“財盲”病
“財盲”病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富裕了之后,人們似乎也多了幾份“視金錢如糞土”的灑脫。大多數人已經忘記了錢來之不易,缺乏金錢概念,不能認識到錢的“來源”和“用途”。錢財成了他們思維里的盲區,行動上是既不積極爭取財富,又支出無度。嘉豐瑞德理財師提醒,理財不僅是為賺錢,更是爭取財務自由和更高品質的生活。
“月光”病
這種病癥在年輕人群中特別明顯,他們將每月收入全部拿來消費,甚至還入不敷出。一方面是對錢財不重視,如“財盲”病一般;另一方面受社會消費文化影響,花錢大手大腳。年輕時候,正是建功立業,積攢財富最好的時光,而非抱著不負責任的態度,得過且過。
“懶惰”病
這也是現代人理財中一大通病。思想上,他們不愿意接受理財新知識,新觀念,抱殘守缺;行動上,也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一種理財方式或理財產品。也許他們能控制消費,但儲蓄的資產往往會在高企的物價中迅速貶值,無形之中,財富其實在縮水。嘉豐瑞德理財師提醒,“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的時代,必須開始學會理財,否則或被社會淘汰。
“脆弱”病
“脆弱”病體現在他們理財缺乏堅持的精神,比如說記賬,這種最簡單的理財方法,很多人不能長期的堅持。還有些“脆弱”體現在對風險的認知上,喜歡人云亦云,而不愿意獨立思考,缺乏自見。他們常常自相矛盾,渴望高收益,又害怕風險。既然參與理財,就必須認識到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應當規避風險,而不是害怕風險。
以上就是現代人理財中四種“病”,對號入座,你有沒有呢?如果有,知道病灶所在,趕緊對癥下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