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理財產品暗中吸金有7宗罪

理財產品暗中吸金有7宗罪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16 08:55  瀏覽次數:36
  勤儉持家的財女們,你們知道理財產品是有手續費的么?你可能會說,理財經理跟我講理財是沒有手續費的啊,但是實際上,絕大多數的理財產品都是在以十分隱性的方式向你收取費用的。下面,我們就來歷數一下理財產品暗中吸金的七宗罪:
  七宗罪之一:銷售費
  銷售費是支付給為你進行理財服務的客戶經理以及與銷售相關的后臺運營部門的費用。
  要知道理財經理們的工作實際上就是銷售產品,他們的提成和獎金是按照銷售產品的數量來計算的。也就是說,他們賣給你的產品越多,他們的收入就會越高。而他們極力向你推薦的產品往往也是給他們提成較高的產品,至于這款產品是否真的像他們描述得那么好,或者是否真的適合你,那還需要你自己認真冷靜地判斷一下。
  七宗罪之二:托管費
  托管費是托管人(通常為銀行)為托管理財資產而提取的費用。
  什么?托管資金還要收費? 是的,因為托管這些資金也是需要進行相關工作的,例如安全保管理財資產、監督理財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可是保管理財資產的安全本來不就是他們的分內事么?不然不安全,誰還買他們的產品啊,而且理財管理人就是他們自己,這種自己監督自己的說法還真是挺可笑的。
  七宗罪之三:保管費
  保管費是保管人(通常為銀行)為保管理財資產而提取的費用。
  怎么看起來這個保管費和上面的托管費意思差不多啊?實際上他們的確很相近,不同的是,托管人具有監督受托人的義務,而保管人則沒有這項義務。然而對于銀行理財產品來說,托管人、受托人、保管人其實都是他們自己。
  七宗罪之四:管理費
  管理費是支付給理財管理人員和相關部門的費用。
  理財是需要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運營的,不然利息從哪里掙出來。所以說人家為你掙利息,你支付給人家一定的管理費看起來好像也無可厚非。
  然而上訴的這四種費用都是以十分隱性的方式來收取的,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告訴你理財是有這么多手續費的,但是他們會在暗中神不知鬼不覺地計提走這些相關的費用。
  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或許更直觀一些。
  比如,一款一年期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是5.5%,銷售費率為0.45%,托管費率為0.05%。你投資了20萬元,一年下來你的理財收益是11000元。你覺得挺好呀,5.5%的收益確實都拿到手了,沒有收取任何手續費啊,但實際上,你看到的5.5%的收益率是已經扣除過銷售費率和托管費率的費后收益率。而真實的理財收益率應該是5.5%+0.45%+0.05%=6%,也就是說銀行從你那里收取了1000元的隱性費用!
  而收取管理費和保管費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不會直接給出明確的理財收益率的,這些理財會每日或定期公布出一個凈值,如果凈值增長了,就說明你賺錢了,但是具體賺多少還需要你仔細地算一下。比如,你花10萬元買了一款這類型的理財,購買時的凈值是1元,管理費為0.8%,保管費為0.2%,持有一年后,凈值增長到了1.07元,你贖回了這款理財。于是你會得到(1.07-1)/1*100000=7000元的理財收益,年利率是7%。但實際上這款理財的真實收益率應該是7%+0.8%+0.2%=8%,也就是說銀行依舊是從你的收益中分走了1000元的手續費。
  七宗罪之五:購買時間并非起息時間
  你有沒有過為了搶購一款理財特意早起、不停刷屏的經歷?然而在你慶幸自己搶到了這款理財產品的時候,你有沒有注意到其實這款產品離它的起息日還有好幾天的時間?比如,今天你搶到了一款30天,年化收益率是5%的理財產品,然而它的起息時間(成立日)卻是下周一5月19日,那么從今天到下周一的這四天里你購買這款理財的資金都只能按照活期利息計息。這也就意味著你持有這款理財的時間無形中增加了4天的時間,而這款理財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其實也只有4.41%而已。
  七宗罪之六:到期時間并非到賬時間
  同理,很多理財產品的到期時間(到期日)也并非到賬時間。比如還是剛才那款理財產品,到期時間是6月18日,但是理財合同規定“理財產品到期后,資金將于三個工作日內到賬。”假設理財資金于6月20日到賬,那么在6月18日到6月20日的這兩天時間里,你的資金也都是按活期利息計息的。也就是說你實際持有這款理財的時間又延長了2天,如此算來,這款理財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就只剩下4.05%了。
  七宗罪之七:認購費、申購費和贖回費
  和銷售費、托管費、保管費、管理費這四種隱性手續費相比,認購費、申購費和贖回費就顯得比較直觀一些了。
  認購費是指指投資者在理財發行募集期內購買理財時所交納的手續費。
  申購費是指投資者在理財成立后的存續期間,理財處于申購開放狀態期內,向理財管理人購買理財時所支付的手續費。
  贖回費是指在理財的存續期間,已持有理財的投資者向理財管理人賣出理財時所支付的手續費。
  定義有些死板,意思大致就是在你買進和賣出理財的時候需要交納的費用。這三種費用不是暗扣的,而是以直接扣減的形式收取的。比如,你想花10萬元購買一款認購費率(或者申購費率)為0.5%的理財產品,那么一旦你買進了這款理財,銀行就會扣除你500元的認購費(或贖回費),于是你就只剩下95500元的理財資金了。
  同樣,還是這款理財產品,過了一年,你初始的95500元已經變成106000元了,你想賣了它。由于這款產品有0.5%的贖回費率,因此你需要先交納530元的贖回費,然后你實際拿到手的資金就變成了105470元。而你一買一賣的行為總共讓你支付了1300元的手續費~
  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啊!看來暗藏在理財產品里的隱性費用還真是不容小視啊!所以說聰慧的財女們,以后去買理財時記得多張幾個心眼兒,多問問理財經理、多看看理財說明書,盡量挑選隱性費率低、起息早、到賬快的產品吧,這樣才不會多花冤枉錢、才不會被這些隱性費用坑到啊~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