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中國聯通正式宣布與安信基金推出跨界合作產品“話費寶”。而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也向南都記者證實,相關產品會盡快推向市場。至于中國電信于日前上線的“添益寶”,則被視為三大傳統運營商進軍互聯網理財的第一炮。
“電信運營商寶寶”們爭先恐后地出世,顯然,運營商期望以余額理財,推進自身移動支付應用發展,提升用戶粘性,布局互聯網金融領域。但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話費理財新路徑
盡管收益率下行趨勢明顯,但運營商對“寶寶”理財產品興趣甚濃。
中國聯通和安信基金推出的“話費寶”,將用戶一次性繳存的合約計劃費用交給安信基金打理,獲取收益。
以一臺市場價4800元的iPhone5S為例,購買話費寶的客戶凍結7799元的貨幣基金份額后,即可免費獲得iPhone5S,同時享受24個月每月386元的話費返回,解凍期后,如果按4%的年化收益率來算,可得400元的收益。
安信基金總經理劉入領稱,在通訊行業,“話費寶”是第一個為運營商主營業務量身定制的貨幣基金“寶寶”類產品,在行業內第一次實現了合約機客戶套餐資金的基金投資;在基金行業,“話費寶”第一次提出了“基金份額預先凍結+周期性過戶”的交易結構,借此賦予了貨幣基金支付功能,既保證了套餐費用的自動繳納,又保證了投資收益的最大化。
“話費寶”收益率到底幾何?安信基金稱,“話費寶”所對接的安信現金管理貨幣基金由安信基金固定收益部總經理李勇親自掌管,過往業績優秀。據海通證券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貨幣基金業績報告》,安信現金管理A今年一季度的累計收益率在78只符合評比條件的貨幣基金中排名第3,年化收益率近6%。
安信基金更指,2013年6月流動性緊張期間,貨幣基金整體受損嚴重,但安信現金管理在此期間的7日年化收益率依然超5%,體現出了很好的形勢預判能力與避險能力。
但“話費寶”目前還沒有正式上線。南都記者昨日致電廣州及深圳的中國聯通客服人員,均被告知“不清楚有"話費寶"這一產品”。記者隨后致電安信基金,安信基金客服人員表示,暫不清楚“話費寶”具體的上線時間,上線后,用戶可以在深圳聯通的網上營業廳辦理手機、套餐的選取,并跳轉至安信基金的官網完成基金份額的凍結。
電信聯通高調,移動暗度陳倉
與聯通“話費寶”直接對接安信基金不同,中國電信推出的余額增值理財服務“添益寶”主要通過電信旗下移動支付產品“翼支付”與民生銀行旗下的“如意寶”進行間接合作。“添益寶”是由中國電信旗下的移動支付產品“翼支付”負責開發與運營,總體來說,“添益寶”是作為翼支付的一項應用而存在,翼支付的其他應用還包括轉賬、手機充值、信用卡還款購買火車、汽車票等。
雖然中國聯通也擁有第三方支付工具“沃支付”,但此次“話費寶”是直接跨界合作,并未通過“沃支付”。
南都記者發現,與騰訊理財通、阿里巴巴支付寶等簡化的申請模式不同,要使用“添益寶”,用戶必須先開通“翼支付”這一應用。三大運營商用戶都可以在蘋果商店、安卓上下載“翼支付”應用,點擊“添益寶”后還需要高級實名認證,注冊用戶需上傳身份證圖片。
電信方面表示,對非實名認證用戶要求上傳身份證圖片,是為了提升賬號安全系數。開通“添益寶”后,賬戶余額不僅可以隨時消費,還可以每天享受理財收益;首次開通后,后續每次充值進入翼支付賬戶的資金將自動理財。
中國電信相關人士舉例稱,通過添益寶理財收入可以大體抵消通信費,以89元套餐為例,一年話費是1068元,如果用戶向添益寶存2萬元(按5%的收益率),其理財收益就基本可以抵消一年的通信費。
“添益寶的優勢在于三個方面:首先,存入翼支付賬戶的資金不僅可以隨時消費支付,還能獲得收益,非常靈活便捷;其次,無需認購、賬戶余額自動理財;最后,全天7×24小時隨時充值、隨時消費。”中國電信相關人員指出。
至于業務體量最大中國移動,并不像電信和聯通那么高調。中國移動新聞發言人只是向南都記者證實,公司會推類似的余額增值理財服務,但并沒有透露合作方。“產品已經好了,還有一些測試和營銷推廣上的籌備,會盡快推向市場。”
余額理財跑馬圈地
運營商“跟投”寶寶類項目,顯然是看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機。
去年6月誕生的余額寶,不到一年時間規模突破5000億元,原本默默無聞的天弘基金短時間內一躍而成為中國最大的基金公司。就在本月初,騰訊財付通總經理賴智明亦對外宣布,騰訊旗下理財產品理財通目前吸納的資金規模已經超過800億元,理財通上線至今大約110天的時間,按此計算,每日流入資金量平均可達7.27億元。
“運營商手中擁有數以億計的用戶,這些用戶的預存話費,明顯是能夠產生沉淀資金的地方。”在北京君德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袁建明看來,任何一個企業,只要手里有大量的客戶沉淀資金,都會去推余額理財,因為此舉可以增加用戶粘性,所以做余額理財將會成為一種趨勢。
以中國電信為例,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信翼支付業務交易額突破1500億元,個人賬戶用戶數突破5800萬,增長了242%,企業賬戶數達到12.6萬,商戶達到4.5萬家,增長了263%。“添益寶”上線2個月來,全國有超過11萬用戶開通了“添益寶”。
華泰證券基金行業分析師王樂樂認為,即使寶寶類產品的收益在下降,但也還維持在4%以上;其實這類貨幣基金吸收的是活期資金,活期資金的成本是非常低的;存款沒有利率市場化之前,利差動力始終存在。而活期資金如何盤活,是各大機構都在思考的問題。只要有沉淀資金的地方,都會有貨幣基金的發展空間。
但運營商們顯然需要做的更多。首先,“添益寶”的收益率目前不及支付寶、理財通等已經占據市場主力的“寶寶”—昨日,“添益寶”七日年化收益率為4.667%,低于支付寶的4.868%和理財通的4.87%,要讓用戶轉投運營商門下,顯然不易。其次,其設置還需更簡化,以“添益寶”為例,注冊用戶需上傳身份證圖片,光這一項,就讓不少有心試水的用戶“累覺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