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讀者反映,北京貴州酸湯魚風味的籮籮酸湯魚火鍋店“開賣”理財產品。這是餐飲企業(yè)多元化經營的創(chuàng)新嘗試,還是涉嫌違法經營?昨日,北京青年報記者現(xiàn)場探訪發(fā)現(xiàn),籮籮酸湯魚火鍋店內掛著的“易拉寶”宣傳理財產品已被悄然撤下,但餐桌四角貼著的小廣告并未撕掉,顧客一詢問,點菜的服務員會立刻遞上“理財經理”的名片,該火鍋店推出的竟是年化收益率高達13%-15%的所謂“理財產品”。
現(xiàn)場
服務員遞“理財經理”名片 稱“3月開賣理財產品”
昨天中午,在朝陽公園西門的籮籮酸湯魚店內,北青報記者看到店內原本掛著的“易拉寶”宣傳理財畫已被撤下,但每個餐桌上還有各種色彩鮮亮的小廣告,連衛(wèi)生間的墻壁、洗手盆的上方都有宣傳畫,介紹與公司有關聯(lián)的“籮籮財富”公司的各種理財產品。從餐桌上的宣傳貼畫都有點卷邊看,應該已經貼了一段時間了。
記者看到,一位就餐的顧客向服務員詢問,“您這個理財和銀行的有什么區(qū)別?中途能取出來嗎?本金有擔保嗎?”一位男服務員立刻接話,“您等等啊,我也說不清。我給你個名片,這是我們店內的理財經理,她負責給顧客咨詢、簽約什么的。”他還稱公司的理財產品是今年3月份開賣的,經常有顧客來店內咨詢,“購買的熱情可高了”。
隨后,記者又來到籮籮酸湯魚簋街店內,原先掛著的理財產品宣傳招貼畫也被撤下,據(jù)曾來這里消費的食客介紹,招貼畫上曾寫著“籮籮投資公司為您推出的創(chuàng)新高流動性理財模式,具有多種理財周期,理財額度便捷靈活的一系列理財模式,短期分為3個月、6個月、1年,以及月月領取,資金安全,收益穩(wěn)定”。
追訪
“酸湯魚理財”預期收益遠超寶寶 理財經理電話卻“打不通”
調查顯示,紅極一時的“余額寶”和微信“理財通”的7日年化收益率也僅為4.5%左右。而籮籮酸湯魚推介的理財預期收益是“理財寶寶”們的近兩三倍。
悄然撤下的宣傳畫上曾印著:3個月的理財名為“單季金”,年化收益8%,如果您投資10萬元,可增值0.2萬,3個月后預期資產價值10.25萬元;而名為“年滿溢”的理財,周期12個月,年化收益率13%-15%。
記者注意到,籮籮酸湯魚所有的宣傳都沒有解釋這款理財產品究竟是什么性質的理財產品。籮籮在宣傳上主要突出兩個亮點:一是資金的流動性強,分別是3個月、6個月和1年;二是強調預期收益率高,8%-15%,其中一年15%的利息,已經接近央行規(guī)定的民間借貸不超過銀行利息4倍的上限。除此之外,廣告上還有一個生動的案例,描述張先生是普通職員,對理財?shù)囊笫鞘找娣€(wěn)定,風險小,周期靈活,今年10月在銀行的10萬元定期存款到期,眼看春節(jié)還有3個月,如果再投定期,春節(jié)用錢可能不方便,存活期又利息太低。投資“單季金”一個季度后,張先生的實際資產增值2.5%,凈收入2000元,年化收益率達8%,正好春節(jié)可以使用資金。
記者致電“財富經理”名片上的電話,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tài)。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電話接不通不奇怪。近日有媒體報道了餐廳賣理財,公司連店里的宣傳畫也要求暫時撤下了。”
調查
籮籮財富獨立于籮籮火鍋 酸湯魚為何跨界賣理財
那么,宣傳畫上提到的“籮籮投資”和“籮籮酸湯魚”是一家公司嗎?酸湯魚火鍋店賣理財產品是否涉嫌違規(guī)經營?北青報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北京工商網上信息顯示,“北京籮籮財富投資擔保有限公司”是一家獨立于籮籮火鍋的公司,其法定代表人為羅盛義,注冊資金1000萬人民幣,公司性質是自然人獨資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12月3日正式營業(yè);許可經營項目為,經濟合同擔保(不含融資性擔保);項目投資;投資管理;資產管理;投資咨詢;房地產信息咨詢等。
籮籮財富的網站承認所謂“理財”是P2P模式,稱“籮籮財富率先在國內市場推出的一種類固定收益類理財解決方案。投資者作為出借人可將手中的富余資金出借給籮籮平臺推薦的、信用良好但缺少資金的大學生、工薪階層、微小企業(yè)主、農民,幫助他們實現(xiàn)教育培訓、電腦或家電購買,裝修、兼職創(chuàng)業(yè)、脫貧致富等理想,收獲較佳的投資回報”。并稱P2P風險極低,開張僅半年的籮籮財富稱,其歷史的經驗顯示風險僅為1%。
與其他知名P2P網上將貸款人信息公示不同,網上并未有任何貸款人信息。當北青報記者問籮籮財富做P2P借貸是否需要金融牌照時,其負責人稱:“籮籮都是有工商牌照的,我們那么多分店,您的錢肯定是跑不了的。”
那么,酸湯魚為何“跨界”賣理財產品?昨日,北京籮籮財富投資擔保公司的負責人之一程先生接受采訪時說:“你的問題我會記下來,向上級匯報,現(xiàn)在不方便回復。”隨后他還說,“明天、后天,這事情就過去了,還是新聞嗎?”以拖延的方式拒絕接受采訪。簋街店一位服務員說:“現(xiàn)在餐飲不好做,老板想賺錢啊。”
關注
酸湯魚火鍋店賣理財涉嫌非法集資?
調查中,不少消費者提出了兩大質疑:
質疑一:
籮籮酸湯魚與“籮籮財富”啥關系?
籮籮酸湯魚在北京有100多家店鋪,在店面推銷“籮籮財富”的P2P理財,兩家公司究竟有何關聯(lián)?籮籮官網介紹說,籮籮酸湯魚2001年正式創(chuàng)立至今,董事長為曹陽女士,總經理是羅盛義。也就是“籮籮酸湯魚”的總經理羅盛義是“籮籮財富”的法定代表人。業(yè)內人士對此表示,“籮籮財富”是獨立公司,一旦發(fā)生風險,羅盛義只承擔有限責任公司應承擔的風險。
質疑二:
向非特定公眾賣“理財”涉嫌非法集資
P2P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縮寫,P2P的原意是互聯(lián)網公司在網上搭建一個平臺,供放貸人和借貸人互相借貸,目前這種公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籮籮酸湯魚火鍋店里賣“理財”,究竟是跨行業(yè)創(chuàng)新,還是涉嫌超范圍經營?
對此,北京市金臺律師事務所律師雷春暉認為,一是餐飲企業(yè)在店鋪內宣傳“理財產品”,描述預期收益率等,涉嫌違法發(fā)布廣告;二是,“籮籮財富”向非特定公眾推介銷售所謂P2P產品,并未取得銀監(jiān)會的相關牌照,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眾多民間借貸性質的P2P理財依靠的是“一紙合同”,出現(xiàn)眾多跑路問題主要體現(xiàn)著兩大風險,包括本身是網絡平臺但打著P2P的名義為自有項目進行非法集資,編造虛假項目;另一類是平臺不顧本身實力不足,對項目貸款的審查等缺乏經驗。
“以我的經驗,90%以上的P2P投資有很大的風險,”雷春暉律師說,P2P公司與投資人簽訂借款協(xié)議,多數(shù)都是“格式合同”,一旦發(fā)生糾紛,投資人將很難勝訴。
看法
事情可笑 但沒有違規(guī)
餐館服務員推銷理財產品,在不少業(yè)內人士看來完全是一件可笑的事情。但是,業(yè)內人士告訴北青報記者,雖然大家覺得有些荒唐,但其實這種做法也沒有違反什么法律法規(guī)。盡管P2P行業(yè)仍在爆發(fā)式增長,但到目前為止,由于監(jiān)管和法律方面的滯后,P2P行業(yè)既無準入門檻,也無行業(yè)標準。不過,有業(yè)內人士透露,銀監(jiān)會正在對這一行業(yè)進行調研,今年可能會出臺相關的管理辦法。
人人聚財CEO許建文昨天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原則上,任何有關金融類產品的生產、銷售都需要一定的資格,或者說是牌照,否則容易造成金融混亂,甚至帶來比較嚴重的龐氏騙局和金融欺詐。 P2P作為一種新型模式,的確需要一定的營銷,但是銷售機構應有鑒別P2P風險的能力,能為理財人把好關,而不單單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許建文認為,中國需要盡快明確P2P的監(jiān)管及規(guī)范,所有和P2P相關的經營銷售行為都要有章可循,否則會造成混亂,甚至引起金融動蕩。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2014年以來,陸續(xù)已有31家P2P平臺“出事”,2007年后出現(xiàn)提現(xiàn)困難、詐騙跑路、歇業(yè)關閉的平臺數(shù)量達135家,涉及金額超21億元。
P2P的風險管理正受到各方的高度重視。此前,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張君在銀監(jiān)會舉行的新聞發(fā)布會上提出P2P從業(yè)機構不得逾越的底線:一是要明確平臺的中介性質;二是要明確平臺本身不得提供擔保;三是不得將歸集資金搞資金池;四是不得非法吸收公眾資金。
有消息稱,監(jiān)管機構已多次找行業(yè)內機構座談,了解行業(yè)內部情況,P2P行業(yè)監(jiān)管細則今年可能會出臺。
提示
理財需專業(yè)學習 切勿全聽“忽悠”
在籮籮財富的網站上,有個“各類投資產品收益及風險對比分析表”,分別對一年期定期存款、一年期國債、銀行理財產品、開放式基金、股票以及“籮籮財富”進行了對比,年收益、流動性和風險級別用星星表示。
其中,描述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級別是2星,開放式基金和股票是3星和5星,籮籮財富則只有1星,僅次于銀行存款和國債,顯然這個“表格”的內容并無根據(jù),也并不符合事實。
長期從事金融法律工作咨詢的雷春暉律師表示,銀行存款和國債最有保障,銀行理財產品除非發(fā)生金融系統(tǒng)性風險、銀行倒閉等概率極低的事件,相對來說也比較安全。而P2P的風險肯定要高于銀行理財。
高收益伴隨高風險,普通公眾理財怕高風險,建議銀行存款或購買銀行理財;抗風險能力強的投資者,切勿全聽別人“忽悠”,需要多學習專業(yè)知識,避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