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創業投資 » 從理財神器到金融變革的先聲

從理財神器到金融變革的先聲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6-14 08:04  瀏覽次數:14
  2013年6月13日余額寶上線,至今已整整一年。一年的時間里,“余額寶”在成就自己的同時也使“互聯網金融”漸成風潮;在開平民理財風氣之先河的同時也使金融行業的一潭死水被打破。展望未來,或許余額寶已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理財神器”,而更像是一場金融變革的先聲。
  理財神器:一年用戶破億
  一年前,余額寶悄然上線。這個只需點擊一下鼠標就可以使趴在支付寶中的資金獲得收益、投資門檻極低贖回又極其便利的理財產品,甫一問世即獲得市場狂熱追捧。
  經過近半年的野蠻生長,到2013年12月底,余額寶客戶數達到4303萬人,資金規模達到1853億元;在春節期間創下“日均吸金100億元”的神話之后,到2014年2月底,余額寶用戶數已達到8100萬戶,數量超過A股股民,資金規模更超過5000億元,位居全球四大貨幣基金。目前,余額寶用戶數已悄然破億。
  在余額寶帶動下,“互聯網金融”風潮漸起:去年10月,百度上線“理財平臺”,今年1月,騰訊公司上線微信“理財通”。至此,我國三大互聯網巨頭均已在理財市場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創造“收益神話”的余額寶們,在盈利機制上卻異常簡單—投資銀行協議存款,把零散資金打包再加價借給銀行:去年下半年以來,在“錢荒”等因素影響下,銀行資金面緊張,協議存款利率水漲船高,而這正是余額寶們乘勢崛起的重要機遇。
  成長的煩惱:銀行多方牽制
  快速崛起的余額寶,在收獲追捧、贊譽的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的爭議甚至“封殺”。一些聲音認為,余額寶實為“金融寄生蟲”:借助余額寶及其背后的貨幣基金,低成本的活期存款搖身一變成為銀行協議存款,雖未流出銀行系統,但利息卻提高了十幾倍,“嚴重干擾利率市場”。為了經濟健康發展,“應立即封殺余額寶”。
  與此同時,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首席戰略官舒明表示,整個中國貨幣基金市場的總規模與超過100萬億的人民幣存款總額相比仍微乎其微,余額寶乃至國內貨幣基金都只能是市場利率的跟隨者,根本無法“嚴重干擾利率市場”。
  面對爭議,專家莫衷一是,普通觀者亦無所適從。而爭議的背后無疑離不開利益:數以千億元計的活期存款在向余額寶們持續轉移,正剝奪銀行最廉價的資金來源。從2月末開始,農行、工行等多家銀行“出于保護儲戶資金安全的考慮”,紛紛為儲蓄卡向余額寶轉賬設置限制。幾乎與此同時,微信理財也遭到工行、建行、中行、中信、浦發、平安等多家銀行的“轉賬限額”。
  鯰魚效應:金融變革的先聲
  隨著資金面的日漸寬松,余額寶的高收益神話也開始“女神落地”。近幾個月來,余額寶收益率已由接近7%的高點一路下行至今天的不足5%。盡管如此,余額寶的資金規模仍在持續上升。打開互聯網金融大門的人們越發認識到,余額寶本身就應定位于零散的、長尾的市場,一個中低收益率的、高度流動性的余額寶,更符合其貨幣基金的產品本質。
  在諸多專家看來,余額寶已遠遠不止一個“理財神器”,而更是一場金融變革的先聲。在余額寶們的刺激之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交通銀行(601328,股吧)、平安銀行(000001,股吧)、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等“強勢銀行”紛紛向儲戶讓利,推出類余額寶產品加入戰局。
  居民通過購買余額寶等理財產品,得以間接分享貨幣市場的高收益,這對進展緩慢的存款利率市場化起到了強勁的推動作用,這甚至遠遠超出了余額寶作為貨幣基金本身的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認為,由于互聯網企業在營銷渠道、創新能力、產品靈活性等方面的顯著優勢,其強烈的“鯰魚效應”將使金融行業更具活力。從這個角度講,余額寶們帶給我們的變化還遠遠沒有結束。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