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起,央行對符合審慎經營要求且“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商業銀行(不含2014年4月25日已下調過準備金率的機構)下調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雖然央行不斷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但6月份已過去兩周多,人們期盼的年中銀行靠理財“加息”攬儲的情況卻遲遲未見動靜。業內人士認為,市場資金面有望繼續保持當前的相對寬松狀態,年中錢緊的預期將有所緩解,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也難以大幅走高。
理財產品收益上升不明顯
“聽說6月份買理財產品收益率能高一些,可最近走了幾家銀行一打聽,有的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比我前倆月買的還降了不少。”最近這幾天,市民劉女士手頭有理財產品到期要轉存,不過令她失望的是,并未找到傳說中的高息理財產品。“好不容易打聽到有一款理財產品收益達到6%了,可必須得是私人銀行客戶才行,投資門檻就要100萬。”
“到目前為止,年中理財產品收益率提升的趨勢并不明顯,即便有個別產品收益率較此前略高,也都是一些正常的調整,跟年中考核時點沒有太大的關系。”某國有銀行財富管理中心財富顧問表示。
據普益財富監測數據顯示,上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開始出現明顯的下滑。其中,1個月以下期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由之前的4.37%下降到了3.71%;1年期以上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更是由6.07%下降到了5.65%。
最近幾周,央行通過定向降準和再貸款等措施為銀行間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僅上周,央行就為市場凈投放了1040億流動性。受此影響,目前銀行間市場利率已降到了2013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中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市場隔夜利率僅2.6%,一周利率為3.006%,一個月利率略有上升,其余品種利率均不同程度下降。
另據最新統計,上周共有683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平均預期收益為5.19%,雖較前一周上升了0.04個百分點,但總體來看,僅42款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超6%(含),僅占產品總量的6%。
具體來看,有31款產品來自城市商業銀行,8款來自股份制銀行,兩款來自國有商業銀行,1款來自農村商業銀行。從收益率分布看,近7成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高于5%,但并沒有超高收益產品,預期收益率最高為6.5%。
資金面寬松是根本原因
“今年,各大銀行都在提前忙著布置,以避免出現去年6月的局面。像去年6月那樣的"錢荒"估計很難再現。”某股份制銀行信貸部的負責人分析,“首先,銀行爭相發行理財產品,提前鎖定資金;其次,央行定向降準,適當擴大了流動性。而且許多金融機構也吸取了去年的教訓,對流動性提前做足準備。因此,今年的資本市場應該不會像去年那樣太差錢。”“短短50天內,央行兩度定向降準,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將難以大幅走高。”有分析師表示,4月25日至6月16日,50天內央行兩度定向降準,普遍預計將為市場釋放的資金量區間為650億元至1000億元,“央行再度定向降準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市場資金面有望繼續保持當前的相對寬松狀態,年中錢緊的預期有所緩解。相反,銀行產品近期卻有不漲反降的趨勢。”
該分析師認為,央行近期連連定向降準,資金面將有望繼續保持當前相對寬松的狀態,大幅提升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的可能性較低,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有望在5.2%左右徘徊。
有理財師表示,預計下半年仍會維持資金相對寬松的局面,理財產品收益率也會延續此前略有下降的走勢。不過,該理財師講到,在資金面松緊方面,各金融機構間還是有一定差異的,預計在臨近本月末一周左右的時間內,部分銀行可能會發行少量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吸引資金,“建議月底如果正好有前期資金投資到期需要轉存新的理財產品的話,不妨多打聽多比較,或許能找到高收益的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