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起,以余額寶為首的互聯網“寶寶”理財7日年化收益率先后跌破5%之后,目前大部分互聯網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都呈現下滑態勢。數據顯示,已經有13只產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低于4%,占比約為25%。
與此同時,收益率超過5%的貨幣基金數量越來越少,目前還不到10只產品。以鼎鼎大名的余額寶為例,目前收益率僅在4.7%左右。收益下降的同時,一些人已經開始調整理財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寶寶”收益的日漸下滑,一直不溫不火的互聯網理財保險以其高收益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與此同時,互聯網理財險還打出了超短期和低門檻的旗號,吸引了不少人購買。對此,業內人士提醒,面對互聯網理財保險的高收益,消費者需根據自身需求謹慎購買。
“余額寶”引爆互聯網
目前,余額寶用戶規模已突破1億人,資金規模也達到5413億元,但7日年化收益率已從高峰時的6.7%降到了目前的4.7%。
自從去年余額寶引燃互聯網理財的熱潮以來,這一市場規模出現爆發式增長。據統計,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我國互聯網基金產品已經超過30只,合計資產規模達到1萬億元。
作為攪動傳統金融格局的第一款互聯網理財產品,余額寶誕生一年來對行業產生的震動也令人嘆為觀止。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官方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月16日,余額寶規模突破2500億元,用戶數達到4900萬人。而這一數據還在不斷攀升中。截至目前,余額寶用戶規模已突破1億人,資金規模也達到5413億元。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由于互聯網企業的加入,我國互聯網理財已經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戰國時代”,一類是以余額寶、理財通為代表,由互聯網企業與基金公司合作,將互聯網與理財進行“嫁接”,這類產品以投資貨幣基金居多;另一類則是以中銀活期寶、平安盈、易方達“E錢包”等銀行、基金公司推出的“寶”類理財產品。此外,三大運營商也開始紛紛涉足互聯網理財,讓互聯網金融業進入了一片藍海。
值得注意的是,余額寶引爆市場的局面現在看來似乎已經不再。余額寶七日年化收益已從高峰時的6.7%降到了目前的4.7%,甚至低于銀行的一些理財產品。不過余額寶對應的天弘基金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余額寶確實沒有出現大額流出的現象。“雖然目前還穩得住,但余額寶等寶寶類理財的前景并不樂觀。高收益神話已經遠去,收益率還將持續下滑已是大概率事件,今后也將是考驗各種寶寶們真正實力的時候了。”有分析師認為,困局下的寶寶軍團應該盡快拓展視野和地盤。
網絡理財保險快速“崛起”
某網絡保險理財投資門檻僅1元,而收益率達6%。不過,專家提醒,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理財保險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再下單。
一邊是余額寶類理財產品的下滑,另一邊卻是互聯網保險博人眼球。
記者發現,某知名保險理財品牌在天貓商城上推出1元即可購買的萬能險理財產品。嘗試過余額寶等多種理財利器的姜先生表示很心動:“此款產品最高年化收益率6%,收益和最初的余額寶差不多,已經算是比較高了。”
隨后,記者從該產品官網上了解到,該款產品為萬能型保險,最短31天時可領取,保單前3年最低保證年化結算利率2.5%;31天預期年化收益4%,91天預期年化收益6%;僅1元就可以購買。至截稿時,記者從天貓旗艦店產品頁面上觀測到,該保險的銷售筆數仍在不斷攀升,成交量高達6萬多筆。
在淘寶保險頻道,跟理財相關的產品多達35款。不少理財保障計劃表述均為“年化保底收益、預期年化收益率”等字眼,可見,這些產品普遍強調較高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以此來獲得用戶的青睞。
據統計,在淘寶網銷售的35款理財保險中大部分產品保險期比較短,更有部分產品的保險期一欄則為空白。并且,這些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大部分都在4%-6%上下浮動。因此,業內人士提醒,此類互聯網理財保險產品的購買和領取都是在線完成的,程序簡單,消費者不要只看中高收益而忽視風險。“目前,在互聯網上銷售的理財保險大多沒有注明具體的投資方向,一些保險企業盡管依監管規定披露了相關信息,但因為字體、字號以及呈現位置等因素影響,往往更容易注意到這些保險理財產品的魅力,進而忽視風險因素。”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理財保險的時候,一定要看仔細再下單。
此外,專家指出,“網銷的理財保險產品一般不會注明具體的投資標的,結算利率也一般一周或一個月左右才會披露一次。因此,投資者要根據自身所需,更加理性和謹慎地選擇互聯網理財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