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哪個地方的銀行最賺?美國、英國、瑞士、還是中國?都不是。答案是東南亞。據花旗銀行的統計,全球最賺錢的11個銀行中,一半以上在東南亞。
在這11家“精英”銀行中,有四家在印尼經營。這些銀行的年收益超過了資產總額的2%。其他兩家位于泰國。相比之下,美國銀行業的平均資產收益率為1%,英國銀行為0.75%。
在這“四大行”中,印尼國家銀行,曼迪利銀行和印度人民銀行都是國有銀行,中亞細亞銀行則是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這四家銀行平均能夠斬獲6.9%的凈息差,僅次于阿根廷銀行業的9.7%,并三倍于英國的2%。
法國里昂證券指出,凈息差高企,反映了印尼相對較高的名義利率,以及高企的通脹和偏低的融資成本。
凈息差過高的問題也受到了印尼央行的注意。印尼央行行長Eugene Galbraith認為,隨著融資難度加劇,今年該國銀行業的利潤空間將會收縮。而來自中小型銀行的競爭,同樣擠壓著印尼四大行的利潤空間,一些銀行甚至開出10%的存款利率吸引儲戶。相比之下,印度國家銀行的存款利率為零。
高息差與上世紀末的亞洲金融危機不無關系。為了拯救瀕臨危機的銀行,印尼政府宣布了一系列銀行業合并重組計劃。這令印尼商業銀行的數量從238家銳減至145家。而在消除危機的同時,此舉也大大降低的了印尼國內銀行業的競爭。
除了印尼四大行之外,泰國的泰華銀行以及泰國商業銀行也是最賺錢銀行的領跑者。
與印尼銀行業不同,相比捉襟見肘的存款,泰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令融資需求不斷走高。法國里昂證券稱其為大型銀行的“發展中寡頭壟斷”。
根據美銀美林,5月份,泰國銀行業的平均貸款存款比為96.9%,在東盟中僅次于新加坡銀行業。印尼的平均貸款存款比為91.4%。
不過,泰國銀行的競爭也正日趨激烈。國內銀行的利潤空間被持續進入的外資銀行進駐所壓縮。最近,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完成了對泰國大城銀行5750億泰銖(56億美元)的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