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經歷了銀行理財的“季末效應”,理財產品走勢將會延續過去的下行走勢,6月下旬的收益爆發將不會延續,7月銀行理財產品高收益難以持續。
數據顯示,6月份各商業銀行共發行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4476款,環比增1.45%,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1%,較上月微降0.01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6月份各商業銀行共發行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4476款,環比增1.45%,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1%,較上月微降0.01個百分點。
分析師認為,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在6月份繼續保持下行勢頭,但在6月下旬,關注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者可以明顯感覺到,高收益產品的發行數量與發行頻率比今年其他時候密集,銀行理財產品在6月底的“季末效應”要比3月份更為明顯。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通過發售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應付季末流動性緊缺的現狀。而進入7月的第一天,上述各品種齊齊掉頭向下,這意味著,隨著銀行季末考核期的結束,流動性需求自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