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市發改委將充分發揮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牽頭部門作用,以泉州獲批國家發改委民營經濟綜合改革試點為契機,用好用足金改區、綜改區、國家發改委綜合改革試點等各項政策紅利,落實"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行動方案,著力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培育服務業新興業態、加快海洋經濟發展、培育龍頭企業群體,以更優質的服務支持企業全方位創新。”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呂剛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市發改委將通過簡化程序和強化服務,加快我市民營企業轉型升級產業引導資金的落實,切實發揮資金效益。今年全年計劃安排資金4000萬元,上半年已下發33個項目扶持資金2880萬元,完成七成左右。同時,組織企業申報和實施國家和省產業技術開發專項,申報“6·18”虛擬研究院產業技術分院、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和工程實驗室,提高企業承接重大科研攻關項目的能力。
培育服務業新興業態方面,市發改委將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突出業態培育,積極發揮市級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的導向和引領作用,重點扶持生產性服務、服務外包、交易平臺、服務品牌及標準化、現代物流、健康服務、旅游等領域。今年上半年已安排15個項目共1250萬元,完成年度資金安排計劃的62.5%。結合今年433個第三產業重點項目建設,重點推動43個服務業集聚區、文化產業園區和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加快建設,以推動產業集聚區載體建設。
“我們將以項目和園區建設為抓手,推動海洋產業加快發展。” 呂剛說,泉州作為港口城市,海洋經濟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市發改委計劃重點推動華寶海洋生物醫藥、飛通通訊、萬弘海洋生物科技、瑞發冷鏈物流等24個海洋經濟重大項目建設,力爭超額完成45億元的年度投資計劃;加快推進石獅海洋生物科技園、泉州臺商投資區海洋經濟產業園、晉江深滬海洋生物科技園等海洋產業園區規劃建設;支持泉州船廠修船項目重組轉型海工裝備,協調推動項目開工建設;加快兌現遠洋漁業發展、海洋品牌打造、海洋生物科技培育等已出臺的海洋經濟扶持政策。
在培育龍頭企業群體上,市發改委排出計劃:一方面抓緊出臺實施《泉州市人民政府關于產業龍頭促進計劃實施方案》,重點培育打造一批關聯度大、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產業領軍企業。另一方面強化重點項目管理,保障和服務77個、總投資852億元的民企投資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年度完成投資107.5億元,擴大龍頭企業的產能和規模,預計全年30個轉型升級工業項目可如期竣工投產,新增產值455億元;20個服務業項目竣工投產,預計新增產能463億元。市發改委還將利用我市制造業優勢,加快推進我市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引導更多優勢民企進入軍工領域,規劃建設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園,重點培育航空航天通訊裝備、武器裝備配件、工程機械、防暴器材等十大類優勢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