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往往是理財市場的淡季,對炎熱的重慶而言尤其如此。然而,本刊近日調查發現,從今年7月至今,我市各大銀行的主打理財產品表現十分“堅挺”,城商行、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達到了5.2%以上,中長期、高收益理財產品供不應求。
? ? 在互聯網“寶寶”表現日漸低迷的今天,不少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已甩開了“寶寶”們“一條街”。
? ? 銀行理財產品優勢明顯
? ? “真沒想到,這款理財產品賣得這樣火爆,竟然沒搶到!”渝中區的“理財達人”王小姐有些郁悶,某股份制銀行推出的半年期理財產品,發售時間不到4個小時就已經被搶光,迫使她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理財計劃,尋找下一個值得投資的目標。
? ? 據了解,這款產品開出的預期收益為7%,投資期限為半年,門檻為10萬元。而同期“寶寶”類理財產品,7日年化收益大多在4%左右徘徊。8月6日,聯通話費寶的收益率甚至跌到了4%以下。較之而言,銀行理財產品優勢明顯。
? ? 城商行、股份制銀行表現突出
? ?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城商行、股份制銀行在理財產品發行上仍主打高收益牌,在各類銀行中平均預期收益率最高。
? ? 據專業理財機構統計,上周共有68家銀行發行人民幣理財產品。其中,股份制銀行發行25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9%;城市商業銀行發行276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34%;農村金融機構(包含農村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發行50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5.21%。另外,已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中,收益率在6%以上的產品22款。
? ? 下半年表現趨于穩健
? ? 不過,進入8月盡管銀行理財產品表現不俗,但對期望值較高的“理財達人”來說卻難有驚喜。業內人士分析,下半年我國總體貨幣環境基本將較為寬松,銀行業對于吸聚資金的“沖動”也將持續緩和,因此銀行理財將以穩健為主,收益率超過7%、8%的銀行理財產品很難出現。
? ? 理財師建議,對于手中有閑錢的市民來說,可多關注中小股份制城商行的理財產品,他們往往愿意薄利多銷,理財利率相對較高,如遇到5.8%左右的產品就可以下手了,期限最好在3個月到半年。一方面可提前鎖定較高收益率,另一方面也可靜候年末、新年的理財反彈高峰期。
? ? 關注結構性理財產品
? ? 值得關注的是,從7月末開始,股票證券等資本市場難得放量大漲,而敏感的銀行理財市場也做出了反應。本月初,一些投資股票的結構性理財產品相繼出現。如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在售的一款掛鉤股票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達到了8%,并且保本。
? ? 對此,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業務部門人士表示,一旦確定資本市場向好,未來銀行不排除發行更多的掛鉤相關資產的理財產品。在這一方面,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可給與更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