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支付寶錢包宣布正式啟動開放平臺,給商家和開發者開放包括服務窗、支付、賬戶等在內的七大類共60多個API接口。這意味著線下商家可借助該平臺構建自己的O2O玩法,并掌握消費者數據。此舉加劇了支付寶錢包與微信在O2O領域的競爭。
支付寶錢包開放平臺此前一直處于小范圍試水階段。在阿里小微陸續推出的未來醫院、未來公交、未來商圈等“未來系列”項目中,支付寶錢包在做的就是引入第三方嘗試開放平臺的事情。首批開放的API接口包括服務窗、二維碼、WiFi、卡券、賬戶體系、支付、JSAPI七大類共60多個,提供支付、數據分析、會員管理、營銷四大功能。所有支付寶企業實名認證的商家和開發者,都可以通過接口開發,把上述功能納入到自身的移動應用服務中。
對于用戶來說,第三方入駐開放平臺將令其享受到更多的移動應用場景。
支付寶錢包中的服務窗是各商家與用戶直接對話的載體,類似于微信上的公眾服務號。據支付寶錢包開放平臺產品經理賈誼介紹,6月試運行以來,已有1號店、大眾點評、新希望、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在內的1000多家商戶和機構入駐開放平臺。
“今年支付寶錢包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開放,讓更多的商家能夠分享我們積累了這么多年的數據和能力。”小微金服無線事業部總經理劉樂君表示,隨著平臺創新功能的豐富,未來還會開放如生物識別、藍牙、智能硬件等更多接口。
易觀國際分析師李燁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在PC時代,支付只是一個工具;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成為打通線上線下的閉環,這種新的商業模式下,支付寶做開放平臺是大勢所趨。
支付寶錢包的開放平臺戰略劍指微信開放平臺,相比于擁有4.38億用戶的微信平臺,支付寶錢包究竟有何優勢?
支付寶錢包新近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它已有超過3億實名制用戶,其中活躍支付用戶數已超過1億。
這1億名“離錢最近”的實名制用戶,是商家,特別是醫療、酒店、交通、政務等機構看重的。已參與未來醫院項目的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相關負責人不久前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該院已開通官方微信公眾號,可供患者掛號,院方更看重支付寶錢包的實名制特性,這與院方系統的患者資料相匹配。
電子商務觀察員魯振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支付寶錢包的優勢之一是它為商家和用戶構建了一個完善的支付體系,支付寶錢包使用人群的不斷拓展,將反過來帶動淘寶等阿里系用戶的增長。
相比之下,微信支付所接入的銀行數量較少,商戶更多將其用于線上支付,難以打通線上線下支付的閉環。
但魯振旺同時認為,支付寶開放平臺目前的流量還不夠大,使用頻率沒有社交化平臺微信那么強,因此開放平臺的建設還要依賴用戶多使用該支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