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今,除了傳統的銀行理財外,市場上的金融理財產品日益增多,大家能有更多的投資機會來錢賺錢。但據專業的第三方理財機構嘉豐瑞德理財師發現很多投資者反而不會理財,不知道如何選購理財產品,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對產品的各種專業術語不懂,害怕投資。為此,嘉豐瑞德理財師整理了部分常見的選購理財產品時常見到的一些專業術語,希望對你有幫助。
? ? 1、固定收益
? ? 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如某知名理財機構的宜盛月月盈,年化收益率9.6%;宜盛財富宜盛寶,年收益率10%起等,這些都是固定收益產品,收益比較可靠。固定收益與“預期收益”不同之處就在于:固定收益,就是到期收益是固定的,就拿宜盛月月盈產品為例,固定收益為9.6%,到期實際收益率就為9.6;而“預期收益”并非實際收益,預期收益10%,到期實際收益可能為5%,收益是不確定的。投資者一定要看清楚。
? ? 2、復利計息
? ? 有些理財產品說明書中提到以“復利計息”,究竟什么是復利?嘉豐瑞德理財師表示復利即年化收益。比如投入5000元,年利率為6%,一年下來就是5300元;第二年,就是5618元。復利計息就是把本金和利息加在一起來計算下一次的利息。復利計息的產品,需要長期堅持投資才能享受到復利帶來的豐厚收益,短期投資沒意義。
? ? 3、保本比例
? ? 保本比例,就是產品到期時,投資者可以獲得的本金保障比率。比如某銀行的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說明書中詳細寫明產品的保本比例80%,意味著到期時本金可能虧損20%。所以,嘉豐瑞德理財師提醒投資者,在選購理財產品產品時要看清收益類型、保本比例,不要一味地聽從銷售人員對收益的宣傳。
? ? 4、清算期
? ? 所謂清算期,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T+0’、‘T+1’、‘T+2’等。T就是產品到期日,0、1等就是投資者本金和收益到賬需要經過的時間,也就是清算期。資金在清算期是“零收益”,所以清算期越長,利息損失也會越大。
? ? 5、提前終止
? ? 很多金融機構發行高收益理財產品來“吸金”,而對提前終止條款并不留意,當金融機構提前終止了產品,就顯得很被動。尤其是一些銀行理財產品,為了攬儲,沖考核時點,就會發行這類理財產品。當過了這些時點,資金面回暖,銀行攬存壓力也減少,于是就會選擇提前終止高收益理財產品。所以嘉豐瑞德理財師提醒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要多留個心眼,注意合同中是否有提前終止的條款。
? ? 選購理財產品,先看懂產品說明書,理解這些專業名詞的意思,然后再根據自身的理財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盲目跟風投資行為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