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長春93號汽油每升下調至7.32元

長春93號汽油每升下調至7.32元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3-27 19:14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15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繼2月25日國內今年首次上調時隔30天后,自今日零時起,國內格又迎來今年首次下調。今起長春93號汽油,由7.56元/升調整到7.32元/升,每升下調0.24元;97號汽油由8.23元/升調整到7.97元/升,每升下調0.26元;0號柴油由之前7.30元/升調整到7.17元/升,每升下調0.13元;-20號柴油的價格由8.10元/升調整到7.92元/升,每升下調0.18元。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6日公布了完善后的國內價格形成機制,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

     據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新機制要求,成品格每10個工作日都會調整一次,該降就降,該升就升。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當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內出現劇烈上漲等特殊情形需要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同意后,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這位負責人說。

     另外,國家還適當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

     這位負責人說,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朝著市場化方向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將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變化,更加有利于利用境外資源,保障國內市場供應。

     成品油定價機制

     15年調整5次

     1998

     1998年6月3日,原國家計委出臺了《原油成品油價格改革方案》,規定國內原油、成品油價格按照新加坡市場油價相應確定,原油基準價每月一調。而汽油和柴油則實行國家指導價,、集團在此基礎上可上下浮動5%。

     2000

     2000年6月,國內成品油價格完全與國際市場的接軌階段,即國內成品油價格隨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相應調整。

     2001

     2001年11月,國內成品油價格改為參照新加坡、鹿特丹、紐約三地市場價格調整。當國際油價上下波動幅度在5%~8%的范圍內時保持油價不變,超過這一范圍時由國家發改委調整零售中準價。

     2009

     2009年,發改委推出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方案,規定當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

    

     2013年3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適當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

     ■權威解讀

     該降就降該升就升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談完善后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完善后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為什么要如此調整?它將發揮哪些積極作用?記者采訪了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

     解決調價周期過長等問題

     這位負責人說,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是2008年年底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時確立的。4年多來,國家對成品油價格進行了10降15升,基本理順了成品油價格關系。近年來隨著我國進口原油規模不斷擴大,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由2000年30.2%上升至57.8%。

     “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在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調價周期過長,調價邊界條件較高以及掛靠油種如何適應形勢變化等問題。為此,我們對現行價格機制近年來的運行情況進行了深入總結評估,在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學者以及部分消費者意見的基礎上,研究提出了進一步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方案。”這位負責人說。

     有利于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

     機制完善后,成品油調價頻率加快,調價時間節點透明度增強,國內油價能夠更加靈敏地反映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盡可能避免經營者無風險套利行為,大大遏制市場投機,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向市場化方向又邁出了重要一步。由于此次價格機制的完善總體上屬于在現行體制機制框架內的適當調整,國內油價水平的影響仍主要取決于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走勢。

     繼續補貼公益行業和弱勢群體

     這位負責人說,2008年年底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時,建立完善了對部分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補貼等配套機制,完善后的機制要繼續落實好這些措施。他表示,國家對種糧農民農資補貼只增不減。成品油價格變動引起的農民種糧成本增支,繼續納入農資綜合補貼政策統籌考慮給予補貼。

     另外,對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含島際和農村水路客運)、林業、漁業(含遠洋漁業)繼續給予補貼。成品油價格調整影響上述行業增加的成本,由中央財政通過專項轉移支付的方式給予補貼。

     國家將對出租車在運價調整前因油價上漲增加的成本,繼續實行臨時補貼。各地將綜合考慮成品油、液化氣等調價和市場物價變動因素,繼續通過補貼等措施保障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三大看點

     國內油價進入該調就調時代?

     新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同原有定價機制相比,有哪些重大改進之處?對維護石油供應安全,保障市場供應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記者采訪了有關部門和能源專家。

     跟漲不跟跌現象能終結嗎?

     中國石油大學能源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震認為,按照新的定價機制,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跟漲不跟跌”的情況“肯定會緩解”,但也不排除如果國際油價在10個工作日內出現劇烈波動或突然漲跌的情況,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在周期內不會及時跟進,但“這只是少數情況”。

     能否避免油價大起大落?

     根據現行成品油價格機制,兩次調價的時間間隔最短在一個月左右。在國際油價變化不大時,有時調價間隔幾個月。由于調價間隔較長,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往往滯后于國際市場油價變化,經營企業能夠預測到價格調整的時間和幅度。

     王震說,特別是當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上漲時,中間商和終端用戶便大量采購囤積,造成市場需求旺盛的假象,推動價格上漲;調價措施出臺后,社會經銷商集中出貨,造成短時間內市場供大于求,價格不升反降,與市場供求變化脫節。這種無風險套利行為,不僅給投機者帶來不合理收益,而且人為制造短缺,加劇了市場波動。

     此次發展改革委還宣布建立特殊情況下的臨時調控機制:如果國內價格總水平出現顯著上漲或發生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國際市場油價短時間內出現劇烈波動等特殊情形需對成品油價格進行調控時,由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批準后,可以暫停、延遲調價,或縮小調價幅度。

     完全市場化還有多遠?

     王震指出,新的定價模式下,成品油價格漲跌取決于國際原油價格漲跌,從這個意義上說更貼近國際市場的變化。但我國成品油價格機制市場化改革的最終方向應該是由成品油市場供需來決定市場價格水平。

     完善后的定價機制將引導市場參與者理性應對價格波動,為今后成品油價格完全市場化奠定基礎。可以預期的是,調價周期縮短為10個工作日并不是最終目標。今后國家每年將對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運行情況包括調價周期是否合適等進行評估,并可再作適當完善。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