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權登記中心外的道路經常處于塞車狀態
購房者正在排隊取號
有專家認為,稅的權限在國家,國家沒出臺一個明確的指導意見,地方也只能原則性地表態,這也是此次廣東細則未對此明確的原因。
廣東拉開了各地“國五條”細則落地的序幕,本周各省市細則將集中出臺。不過,與預期不同,率先出臺的廣東細則并不“細”,特別是備受關注的二套房貸及二手房交易20%差額個稅并未明確提及。
對此,昨日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認為,“國五條”細則落實的重點在于具體的城市,對省一級的細則不必奢望有太多細節,而各地細則之所以難產,在于房價調控目標如何確定以及20%個稅如何操作這兩個難點。因此,本輪調控的力度主要還是看京滬廣深4個一線城市的落地細則。
房價調控目標如何確定
廣東省政府發布“國五條”細則要求,廣州、深圳兩地需于3月底前公布房價控制目標,但到底將房價控制目標定在何處沒有明確。
業內人士認為,各地細則之所以難產的一個原因是房價調控目標如何確定。
“依然像2011年那樣不超過()或人均收入增幅?還是不超過5%?還是基本穩定?還是穩中有降?”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認為,后續廣州、深圳這兩個城市如何確定是關鍵。
二手房交易個稅如何執行
除了房價調控目標難以確定,二手房交易20%差額個稅如何執行也是各地細則難產的一大原因。有專家認為,稅的權限在國家,國家沒出臺一個明確的指導意見,地方也只能原則性地表態,這也是此次廣東細則未對此明確的原因。楊紅旭也認為,廣東要求房價上漲過快的地區(主要指廣州和深圳)嚴格按“國五條”細則辦事,但到底怎么執行,一是要等國稅總局細則出臺,二是看其后廣州和深圳怎么出臺細則。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認為,應等等看其他地方政府的細則。而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則認為,從廣東“國五條”細則基本可以判斷,接下去的地方細則都不會提及20%所得稅,原因也很簡單,國稅總局認為2006年發布的政策已經很清楚了,沒必要再次重新發布,因此現在關于這條政策的執行壓力已經轉到地方政府。
此前,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兩會期間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售房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政策,會考慮到對剛性購房需求進行保護,并且避免轉嫁稅負情況的出現。有消息稱,財政部、住建部、國稅總局的有關個稅征收指導意見方案已經上報,但其最終公布的方式尚存在變數。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認為,2006年國稅總局的文件規定,對個人轉讓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唯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個人所得稅。這一政策實際上對改善性需求有一定的優惠,應繼續堅持執行。
對于二手房個稅,中原地產華北區域董事總經理李文杰則認為,任何交易環節的成本,最終都是客戶買單,也定會造成權力尋租,導致買家的總購房成本不斷上升,應該簡化流程,增加持有稅費。
對于廣東細則中的限購升級,董事、總經理朱銘新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珠海原本只限主城區,現在要求限全市范圍,一手房和二手房皆限,對市場會有一定影響。
另外,對于廣東細則中未提及二套房貸和房產稅,楊紅旭認為,這不代表不會落實,需要時間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