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宣判平安證券投行部門命運的“審判”即將到來。《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未來數日內,證券監管部門將就是否對平安證券暫停保薦資格作出決定。此前,保薦機構還沒有出現過被暫停保薦資格的先例。
之前有傳言稱,由于在等一系列涉及造假上市中扮演極不光彩角色,這家自開板以來IPO保薦業務突飛猛進、上演“彎道超車”的券商將被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左右。
針對傳聞,平安證券予以否認。平安證券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目前尚未收到來自監管部門的正式書面通知。平安證券表示,公司在應對復雜的造假手段上,項目執行者的經驗和能力確實存在缺陷;另一方面,由于過去幾年公司投行業務的發展,規模數量都快速擴大,內控環節也存在不足,對質量的把控相對薄弱。平安證券說,“公司也在全面反思,承擔起應盡的責任,并進一步切實加強內控,嚴把項目質量關,切實保護好投資者利益。”
根據《證券發行上市保薦業務管理辦法》第67條規定,出現包括“向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提交的與保薦工作相關的文件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等八種情形之一的保薦機構,將被暫停保薦資格3個月,情節特別嚴重的,將被撤銷保薦資格。在該辦法中,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暫停保薦資格的券商現有相關業務的處理方式,但可資借鑒的是,該辦法46條規定,在持續督導期間,保薦機構被撤銷保薦機構資格的,發行人應當在1個月內另行聘請保薦機構。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旦被暫停保薦資格,對于平安證券的投行部門來說,其后果將是災難性的。北京一家券商的資深保代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旦被暫停保薦資格,平安證券目前所有的在審項目都將受到影響,甚至要被迫換新的保薦人。實際上,業內已有消息傳出,平安證券投行部門已經有不少保薦人代表正在投遞簡歷,甚至有保薦人代表帶著保薦項目尋找新的東家。
另有傳聞稱,已經有券商投行內部下發了平安證券的保薦項目列表,要求重點挖掘。
來自證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3日,在創業板上,平安證券尚有8個保薦項目,其中合肥百勝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浩豐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經通過發審會,其余則正在或者落實反饋意見中,在主板和上,平安證券則尚有12個保薦項目。可以預期的是,一旦真的被暫停保薦資格,即使不考慮尚未進入證監會審核通道的項目儲備,平安證券上述20個保薦項目也將受到影響,對于這家投行來說,可謂元氣大傷。
“平安方面目前正在北京游說,最終處理結果還存在變數。”北京的一位券商業人士表示,不過在他看來,在萬福生科的造假一案上,監管部門需要給市場一個交代,同時也要表明其加強對中介機構監管的決心,這個也契合其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因此,平安證券的最終命運難言樂觀。
實際上,被卷入萬福生科造假事件,只是平安證券近年來在保薦業務上不光彩的履歷之一,2010至2011年,造假上市被緊急叫停,平安證券作為保薦機構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兩名保薦代表人被撤銷保代資格。2012年平安證券因勝景山河事件而慘遭降級,由A A級降至A級,同時也引發了平安證券投行部眾多核心人物轉投華林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