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機構的調研表明,經歷3月份的巨量成交之后,樓市需求透支效應顯現。
偉業我愛我家統計,北京細則出臺后首周(3.31-4.5),二手房成交量環比前一周大幅下跌了68%;深圳中原地產監測,(4.1-4.7)深圳二手住宅成交768套,日均成交量大幅下降,為去年5月份以來的最低日均成交量。國泰君安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多個城市二手房整體銷量環比大降75%,顯示需求集中釋放后的后繼乏力。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細則出臺后,雖然新增房源和客源量并未大幅下降,但是買賣雙方尤其是買房人的心態,已由之前的爭取快速成交,變成觀望等待,造成成交大幅下滑。預計未來半年的時間里,北京二手房交易量或將保持低位,個別區域的房價也有望出現小幅松動。
在新房市場,也未能保持之前的快速成交勢頭。中銀國際田世欣報告顯示,上周除北京外的16城市合計成交面積321.1萬平米,環比下降26.2%,其中,上海和廣州帶動一線城市環比下降46.6%,二三線城市環比下降20.5%。
據不動產上海研究部統計,4月1日~7日,上海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0.14萬套,共計面積為17.34萬平方米,環比分別下跌60.7%、59.7%,是近六周來的最低水平。劉俊指出,上周上海雖推出15個新盤,但去化率僅為6.02%;廣州的5個新盤去化也僅為3.24%,市場對于新盤反應較為冷淡。
開發商的情緒也有微妙的變化。莫尼塔分析師羅雨認為,鑒于部分城市出臺限價措施,限制了一部分地區和房型的銷售,加之3月銷售透支和北京網簽暫停10天的影響,4月商品房成交量應低于開發商的普遍預期,或出現環比20%-25%的下跌。
成交下滑是否會帶來價格的變化?北京偉業我愛我家副總裁胡景暉判斷,不排除二手房下半年會出現價格松動。雖然市場中充斥著二手房低迷,需求將轉移到新房市場的觀點,但對于開發商來說,各個城市已經開始的限價政策是一個坎。
在北京,對新房預售限價同時,也對現房銷售也進行限價,價格不得超出各區縣設定的指導價格。多個開發商證實,除了遭遇漲價不被批準的困境外,北京已于3 月下旬開始暫停了20 個左右熱銷項目的網簽。
廣州國五條細則對限價執行也趨于嚴厲,計價體系中剔除了保障房,并將房價漲幅與居民實際收入漲幅掛鉤。廣州多個開發商透露,廣州確實已出臺“限售”政策,具體來說,就是對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房源不發預售證。
深圳口頭傳達的“限漲令”是,新房預售價格不能超過自身前期價格,即為“零增長”。深圳2011年的限價政策曾導致招商、萬科、中海外等大型開發商降價出貨。
除了限價政策之外,田世欣指出,市場和開發商的壓力仍存。未來2-3個月,前期集中成交需要消化,信貸和資金供給呈收縮態勢。江少杰認為,以深圳為例,政府推出的限價或限漲令,將抑制新房成交價格上漲勢頭,預計在龍崗、寶安、龍華等區域的新房價格下半年將穩中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