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購房資格一再受限以及貨幣超發的背景下,民間資本將向何處去?
萬科一向是市場洞察的風向標。4月5日,王石在公開場合表示,不少萬科的客戶將移民海外,其中30%是選擇北美為目的地,萬科會跟隨這些客戶進軍北美,把業務擴展到加拿大及美國。
萬科已經有所動作。今年2月,萬科與鐵獅門公司(Tishman Speyer Properties)宣布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美國舊金山富升街201地塊(201 Folsom Street)的高層豪華住宅公寓項目。該項目是萬科在北美市場的首次投資,由鐵獅門負責管理。
昆侖創景執行董事David Hou告訴記者,以移民為目的的海外置業這幾年發展很快。前幾年,移民的目的國最熱門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亞;這兩年,移民比較火爆的是美國和新西蘭。
根據美國移民局官方數據,前三季度,美國移民局共發放了4813份EB-5移民簽證,其中中國大陸以3710人占總數的77%,再創歷史新高。而在眾多美國投資移民類別,其中EB-5項目以其門檻最低、申請核準時間最短,資格條件限制最少,成為最受歡迎的投資移民方式。美國投資移民EB-5方案是美國移民法中針對海外投資移民者所設立的移民簽證類別,簡稱“EB-5” (Employment Based Fifth Preference),是美國基于就業的移民類別第五類。
王石認為,萬科集團把業務擴展到北美的其中一個原因是,3月30日“國五條”公布,京、滬、粵等大城市隨后實施了進一步的調控措施。在王石看來,新政策不但令外國投資者感到混亂,就連發展商也無所適從。他認為,政府不能只用臨時性的措施控制樓價,而是該通過市場的力量限制樓價上升。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當前樓市調控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是,在對種種限制購買的背景下,并沒有解決居民投資渠道問題。朱海斌稱,比較股市、存等幾種投資渠道,目前最好的投資方式仍然是房地產。
朱海斌認為,如果沒有其他投資渠道代替房地產,調控仍然難以解決根本問題。他認為,這需要政府進一步全面開放金融貨幣政策。但各地公布的房價調控目標看,除了北京,大部分地方政府將房價調控目標與居民收入增長聯系起來。而居民收入增幅基本在8%-10%之間,從這點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實際上也不愿意看到房價下降,所以,大規模的資金應該不會從樓市流出。
除了海外移民置業大熱之外,再次逃過了此輪調控的商住樓,近期也借此大肆炒作。在京籍單身限購,20%個稅限售,首付提高限貸的背景下,大部分商住樓推銷噱頭變成“商住樓不限貸不限購”。
據不動產商業地產事業部介紹,最近一段時期,業主將手中多套住宅變賣后轉投資商業和商住樓的現象,確有明顯增加。21世紀不動產北京上古新銳執行董事吳疆表示,受調控帶來的結構性變化影響,近兩年來,北京商業地產成交量呈穩步增長之勢。優秀的商業項目,回報時間長而穩定,是值得考慮的投資目標,但投資商住樓則需要特別慎重,必須關注項目所在區域的居住和商業環境,因為房產將來是出租用于居住還是辦公,是完全不同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