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當了多年導游,鳳凰古城作為必游景點他不知道帶了多少次團隊前往,然而,隨著昨日原本免費的鳳凰古城開始收取148元的門票,不僅游客量下降,也導致當地景區內部分商戶集體關門抵制門票新政。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多方了解到,鳳凰古城背后有當地政府、旅游公司、商戶和居民多方利益牽扯,收取148元門票后雖然會增加旅游公司和當地政府的收入,但卻可能帶來大量客源流失,讓商戶們利益受損。
嚴格執行購票制,游客量下降
鳳凰古城原本免費進入,假如游客需要進入景區內的9個景點游玩則需另外購票,若僅在古城內逛逛則無需門票。但是,從4月10日開始,當地開始實行只要進入古城就必須支付148元景區門票的制度。
“今天(11日),我帶團到鳳凰古城,我自己也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場面,我們大巴車一到達景區停車場,就出現了專門的管理人員讓我們下車,然后管理人員組織我們所有客人去購票處購買門票,買完票之后,到進入景區時,還有工作人員一一核對檢查門票和人數,非常嚴格。”當地一家大型旅行社導游小李昨日告訴記者。
更讓小李驚訝的是,就連當地居民都被“查”。“其實居民是住在當地的,他們根本不需要門票,但為了防止外來游客‘魚目混珠’,所以在景區入口處設置了兩個入口,一個是針對我們這類游客的專門通道,一個是針對當地居民的通道,但凡是走居民通道的必須說幾句當地話,來證明自己是當地居民,這樣才能免門票。”小李表示,不少當地居民對此嚴苛的“查票”方式表示不滿,因為他們一天之內要進出景區4~5次,每次都這樣檢查實在麻煩。
如此嚴格的購票新政讓很多游客也難以接受。記者昨日隨機采訪數家上海大型組團旅行社和當地地接旅行社,大多數業者均表示,接受增加148元門票的游客占少數,多數游客一時間難以接受,這也導致這兩天不少旅游團隊更改路線,取消鳳凰古城游改赴其他景點。
“面對不接受增設門票的客人,我們只能把鳳凰古城景點從線路中剔除,這可以不改變市場報價,但是如此一來,鳳凰古城的客源就大量減少了。”上海佳琦旅游創始人瞿佳透露。
游客的驟降也導致鳳凰古城內商戶的集體不滿。小李告訴記者,昨日進入鳳凰古城景區后,他們團隊看到部分商戶關店,因為對商戶而言,游客越多他們的生意就越多,實行門票制度后,游客大降,消費減少,使商戶的收益直接受損。
記者昨日就此事致電鳳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鳳凰文投”),其表示148元門票照常實行,目前景區正常運作。而談及部分商戶關店事件時,該公司表示這要去問鳳凰縣旅游局。記者隨后致電鳳凰縣旅游局,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多方利益博弈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鳳凰古城在沒有收取148元門票時,收益也很不錯。
2001年時,鳳凰文投董事長葉文智買斷鳳凰古城內5個景點(區)50年的開發經營權,并投入大量資金進行建設,之后鳳凰古城又開發4個景點也加入鳳凰文投。12年前,鳳凰古城景點一年門票收入僅157萬元,而到,古城9個景點的門票收入超過1個億。
既然不收取148元景區門票,僅靠9個景點一年就有過億元收入,又何必冒著流失客源的風險去增加大門票呢?
“這要從鳳凰古城背后的利益結構說起,這里有幾個利益方,包括鳳凰文投、當地政府、商戶等,葉文智和鳳凰文投主要收益靠9個景點門票,收益不錯,當地商戶得益于免大門票時代的眾多客源也拉動了消費和收入,但是對當地政府而言,雖然鳳凰文投的門票收入會有一定比例交給當地政府,可是其中專門用于古城保護和旅游配套的資金幾乎為零,而古城的保護和配套建設成本巨大,政府此前有過投入,其只能通過增加門票收益即增加148元大門票來獲得更多利益。”有接近人士透露。
有數據顯示,古城每年團隊130萬、散客100萬,古城9景、南華山、鄉村游,這三大門票,一張不買的,團隊有30萬,散客有40萬。不購票的比例超過三分之一。葉文智甚至認為有過半游客都只是進入免費景區看看,并不進入收費的九大景點。在此情況下,古城去年景區門票收入1.78億元,而整個旅游經濟總量有53.01億元,占到了整個鳳凰縣的67.5%,即在免費進入古城的制度下,獲得最大收益的是商戶,鳳凰文投其次。因為游客拉動的餐飲、購物消費雖然會納稅,但并不直接分成,只有門票可以直接讓當地政府獲利,于是增加148元大門票計劃出爐。
門票新政雖然順了當地政府的想法,但卻流失客源導致商戶收益受損,這就導致昨日出現部分商戶集體關門的一幕。
另有一個糾結的利益方就是葉文智。他最初是反對收大門票的,因為門票新政實行后,收益中有三項錢是要給當地政府的,包括門票經營的營業稅、所得稅,門票中的兩費一金,即門票里有超過40%要交給政府。但之后鑒于與政府的長期合作以及今后申遺等事宜和雙方利益的考量,最終在年2月,鳳凰縣政府以土地入股占49%的股份、葉文智的鳳凰文投占51%的形式,成立鳳凰古城景區管理服務公司,實現對鳳凰古城、南華山、鄉村游三大塊景區的整合經營。該公司成立后,馬上實現古城9景和南華山門票的綁定銷售,售價148元。
業界指出,現在擺在鳳凰古城面前有幾道難題,首先是處理關門商戶的問題;隨后是如何讓更多游客接受大門票,抓住流失的客源,比如這次清明節首日,來古城的3.16萬人次,買票的僅2000多人次,只占6%。顯然很多人都是沖著“最后的免費古城”來的。另外,增加大門票雖然能增加收益渠道,但因此流失客源導致商戶營業額下降后,當地政府的營業稅收也會減少,屆時門票和營業稅之間的增減能否平衡也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