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三大航企去年減稅近20億 物流業稅負或不降反升

三大航企去年減稅近20億 物流業稅負或不降反升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14 23:08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132

    [導讀]“營改增”試點擴容交運物流業陰晴不定

    業內人士透露,只有可抵扣項目占到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47%時,“營改增”才能對物流公司產生利好

    “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營改增’有利于減免企業稅收,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從具體的行業來說,不同的企業受益不同,有一些企業的稅收反而會出現上升的現象。”一位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4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擴大“營改增”試點。值得注意的是,“營改增”政策已于去年在廣東省、上海市等9個省市開展試點。資料顯示,2012年“營改增”試點地區共為企業直接減稅426.3億元,減稅面超過90%。而隨著此次“營改增”試點地域和行業的進一步擴容,據測算,全部試點地區范圍內的企業2013年將總計減輕約1200億元的負擔。

    上述分析師還向記者表示,此次“營改增”范圍涉及海陸空等運輸行業,未來將對鐵路運輸公司產生利好,但這并不包括高速公路公司以及港口公司,“后兩者提供的是基礎設施,而非提供運輸服務”。

    “此次‘營改增’的目的是為了降低物流的成本。然而,不同的交通運輸公司將受到不同影響。”一位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這與公司的抵扣項目有關。”

    三大航企去年“營改增”

    減稅近20億元

    “營改增”從2012年試點以來,、以及公司的應收稅費相比2011年都有所下滑。一位航空運輸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雖然中國國航、東方航空等多家公司表示受益于“營改增”,但是這對航空運輸行業的影響不大,因為稅收的減少額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并不是很高。

    實際上,注冊地為北京的中國國航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末應交稅費為4.45億元,而2011年期末該值為27.56億元。營業稅金及附加2012年為17.28億元,而2011年該值為22.41億元。公司表示,受益于2012年9月開始執行的“營改增”政策,使得公司應納流轉稅款減少,下降幅度為84%。

    而公司注冊地為上海的東方航空在2012年年報中披露,“營改增”稅收政策的執行,使得公司減少營業收入41.7億元,減少營業成本30.8億元,減少營業稅費人民幣12.16億元,減少銷售和管理費用0.52億元,增加利潤總額1.78億元。

    南方航空的所屬地位于廣州,雖然在年報中未披露“營改增”對公司業績以及納稅的影響,但公司2012年營業稅為1.1億元,2011年該值為3.42億元,同比減少幅度超過67%。

    然而,一位行業分析師向記者表示,這對航空公司業績的影響不太明顯,這是因為航空公司本身就是屬于稅收優惠型。

    “之所以對航空公司影響較小,是因為減少的稅收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并不高。”另外一位交通運輸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

    據中國國航披露的年報顯示,2012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998.41億元,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48 億元。而東方航空201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5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為34億元。南方航空2012年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4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28億元。

    “對于航空公司動輒上百億的營業收入來說,減少的稅負簡直是毛毛雨。”一位分析師向記者表示。

    難言利好物流行業

    “‘營改增’的意思是以前繳納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成繳納增值稅,增值稅就是對于產品或者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公司能否受益的關鍵是抵扣項目的多少,但這需要企業能提供相關抵扣項目的發票。

    上述行業分析師告訴記者,物流行業分為兩個大類,包括運輸、裝卸和倉儲、代理。在營業稅改增值稅后,運輸和裝卸的稅率由3%提升至11%,而倉儲和代理稅率則由5%提升至6%。

    “公司能否受益‘營改增’要看抵扣項目金額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物流行業的毛利率很低,而抵扣項目是公司采購付出的成本,只有抵扣的項目夠多,才能對物流行業產生利好。”上述分析師告訴記者。

    據業內人士透露:“只有抵扣項目占到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47%時,‘營改增’才能對物流公司產生正面利好”。

    此外,能否提供相關抵扣項目的發票也是困擾物流行業的一個問題。

    “物流行業很多環節不能提供發票,例如裝卸環節,請幾個臨時工,支付他們勞務費,但無法提供發票。這也導致一些物流公司的稅率不降反升,成本也所有提升。”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見習記者 張 敏

    (證券日報)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