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華夏基金新陣痛 滕天鳴的雙重考驗

華夏基金新陣痛 滕天鳴的雙重考驗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04-18 20:22  來源:貿易谷  作者:貿易谷絡  瀏覽次數:205

    文 《環球企業家》記者 陳文婧 何也

    去年剛剛經歷“一哥”王亞偉出走、靈魂人物范勇宏退居二線的國內公募基金領頭羊,或許又將引來一場輪的人事變動。

    盡管在公募基金業,投研人員的同業流動已屬常態,但華夏基金多位重量級基金經理可能在近期離職的傳言,依舊令市場對華夏基金是否真正結束內部動蕩期,產生了幾分懷疑。

    作為導致去年華夏基金人事地震的重要誘因,大股東試圖加強對華夏基金控制力的努力,以及由此引發的華夏基金內部管理模式和利益分配的博弈,盡管伴隨著華夏基金董事會的改組而有所緩和,卻并未得到徹底解決。而在業績壓力進一步增大的情況下,上述博弈的最新走向,也極有可能成為華夏基金面臨的又一變數。

    當然,轟轟烈烈的“資產管理行業新政”,尤其是公募基金子公司投資政策的全面放開以及公募業務準入門檻的調降,在令公募基金業卷入資產管理“混業大戰”的同時,也將華夏等老牌大型基金公司,推到了發展新型業務模式的“風口浪尖”。

    作為頭兩批獲準成立子公司的六家公募基金之一,華夏基金對基金子公司的戰略定位以及其依托基金子公司實現業務創新的模式與方法,同樣成為行業內關注的焦點。

    多重挑戰與機遇之下,等待華夏基金的究竟是新的發展陣痛還是模式創新下的重煥青春,抑或兼而有之,甘苦同存?或許正如一位華夏基金內部人士所言:“有些問題不只是華夏碰到了,但很多人都等著看華夏給出的答案。這才是我們的負擔。”

    雙重壓力

    “滕天鳴算是臨危受命,但危機過去之后,真正的麻煩才會找上門,比如股東的業績壓力,以及更復雜的內部關系。”前述華夏基金內部人士指,在出任華夏基金總經理近9個月后,隨著2012年公司經營業績的出爐以及基金投研人員跳槽旺季的來臨,滕天鳴或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全行業情況都不好,除了銀行系基金公司以外,其他基金公司這段時間開董事會時,股東的責難都不少。有些同行以為大基金公司日子會好過一點,其實也未必。”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總經理就表示,行業排名前二十的基金公司中,除去銀行系基金公司,多數基金公司在利潤增速上均出現了顯著放緩。

    一位華夏基金內部人士則表示,作為行業龍頭,華夏基金2012年的經營業績同樣不樂觀。“不只是股東不滿意,甚至連公司的年終獎都拖到3月還沒發出來。據說是非常低的,有的投研人員甚至只有幾千元。

    “有點侮辱人的意思了。”上述內部人士說,“正常年景工資與獎金的比是1:1,行情不好的時候1:0.5,即使最不濟,獎金不發也比發幾千元好。”

    對此,多位要求匿名的華夏基金的基金經理和研究員證實,截至3月15日,2012年年終獎確實尚未發放,關于發放數額也沒有任何確定的消息。但他們均不愿提及,這是否與公司去年的業績不佳有 關。

    如此局面,無疑將給滕天鳴帶來雙重挑戰。面對來自大股東中信證券的業績壓力,作為范勇宏的繼任者,滕天鳴顯然處于更加弱勢的地位。“范總(范勇宏)從東四營業部開始,就是華夏基金的靈魂人物,在經營決策上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對大股東的抗壓能力也較強。”一位前華夏基金核心人士表示,“滕則不然,中信選擇滕,一是希望他作為一直跟隨范的老人,能夠維持大局;二也是因為滕本身并非投研出身,沒有太多自己的勢力。這也意味著中信可以給滕天鳴提出更加硬性的盈利指標,尤其在去年剛換血的情況下,這也是維護大股東的面子。”

    可是,來自投研團隊的疑慮乃至內部的不和諧之聲,卻同樣使滕天鳴在業績乃至公司運營的問題上處境尷尬。“因為滕天鳴本身并非投研系統出身,所以投研團隊對他的信任度肯定無法與范總那時相比。那么在面對大股東的業績壓力時,能不能盡可能維護公司員工,尤其是投研團隊的利益,部分基金經理和研究員心里是有波動的。”前述華夏基金內部人士表示。

    甚至有華夏基金投研團隊內部人士聲稱,滕天鳴“為做高利潤,獲得大股東的支持,大幅削減了投研團隊的年終獎,為此已經有基金經理準備提出辭呈”。

    對此說法,《環球企業家》也聯系了多位據稱將提出辭職的華夏基金的基金經理進行求證。有基金經理當即表示“不便回應這樣的事情”,也有基金經理反問“從何處得知這樣的消息”,還有基金經理則表示“正在外地出差,不大清楚年終獎”。然而,對華夏基金和滕本人來說,此類流言出現本身,即說明了滕目前經營決策的敏感性。“只要不能一碗水端平,大家就會懷疑你是不是為了自己的前途,去犧牲基金員工的利益,討好大股東。”

    股東業績壓力和員工利益訴求這一對在不利年景下看似對立的訴求,卻有可能同時轉化為針對滕天鳴的沖擊。“也有猜測說這次之所以這么發獎金,其實是為了打發走不聽他話的投研人員。如果真的是過度依從股東意志,卻引發投研團隊的強烈反彈,進而造成投研團隊人員流失,那么大股東同樣會追究滕的責任。”前述華夏基金內部員工認 為。

    而一位接近中信證券的人士則證實,按照當初正式任命滕天鳴時的安排,中信證券將給滕一個三年的任期,“理論上是到任期屆滿后,根據表現再考慮后續安排”,“所以不應該夸大中信證券對華夏基金的業績壓力”。但他同時表示,如果是因為華夏基金自身管理上的原因導致投研團隊出走,“股東肯定會有所反應”。

    “鳥槍法”

    比起微妙的公司治理,華夏基金在“后范勇宏”時代對新經營模式,尤其是渠道推廣模式的創新與探索,或許更具深遠意義。然而,這樣的嘗試與探索,在直接影響華夏基金經營業績的同時,也成為影響華夏內部微妙關系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一哥”王亞偉出走前,王亞偉本人幾乎成為了華夏基金進行渠道營銷時,最為醒目的“無形資產”。華夏基金旗下的偏股型基金,在積極“配合”“一哥”持續創造基金收益傳奇的同時,也依靠王亞偉帶來的“品牌效應”,在發行募集上擁有獨特優勢。但隨著王亞偉的離去,華夏基金未來的主推產品方向以及渠道營銷模式,也到了調整的節 點。

    “再打造一個王亞偉,難度太大。一是王亞偉這樣的投資才能,其他基金經理能否具有同樣的水準,更重要的是因為在王亞偉時代,華夏基金其他基金經理其實都在王亞偉的陰影下,再打造一個英雄是很需要一段時間的。”一位公募基金業資深營銷人員分析稱。

    而從去年下半年至今,華夏基金在推出新產品的實踐上來看,似乎選擇了一條以全產品線和集團優勢進行渠道營銷的全新道路。“從2012年下半年到現在,華夏基金發了首支短期理財基金,發了純債的,還同時發了五支單行業的系列ETF。這實際上是對原來的產品線做了一個補充。”一位華夏基金運營人士稱,“這一方面是和證監會在基金審批上的規則改變有關,在基金發行時間上,基金公司的自主權更大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在傳統的偏股型基金之外,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的競爭優 勢。”

    這種新的嘗試,卻同樣引發了華夏基金內部的不同反應。“推更多的產品搞創新是好事,但問題是渠道費用也因此大幅上升。”前述華夏基金內部人士指,“這實際上也擠壓了2012年的利潤。”

    部分對滕天鳴持有異議的華夏基金員工更將這些產品創新視為“瞎折騰”、“政績工程”。“對一些新產品的上馬,投研這邊并不是很認可的。比如短期理財基金,這種產品發出來,其實對業績和開拓市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還有內部人士表示:“好多PE入股的價格過高,ROE有要求,滕削減開支也是為了自保。”

    但對這一說法,前述受訪的基金經理及研究員大多以“不了解”作為回應。一位基金經理則表示,產品開發公司都有全面規劃,“短期內很難講一個產品成功不成功”。

    對今天的華夏基金來說,最大的好消息或許還是來源于基金子公司領域。華夏基金的全資子公司,是由華夏基金及大唐集團聯合出資成立,這也是第一家以合資形式成立的基金子公司。股東方之一大唐作為央企,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和豐富的項目資源,則為華夏基金子公司業務上的拓展提供了特殊的便利。

    “基金子公司運營初期,可能還是會從事一些通道類業務。但今后還是會充分借助的業務資源。但問題的關鍵,還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華夏雖然在公募基金領域有深厚積累,但對這些新興業務,卻和其他公司一樣,需要另起爐灶。”前述華夏基金內部人士表示。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