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產保價去過剩產能
? ? ?今年7月,工信部公布產能淘汰第一批名單,包括焦炭、煉鋼、水泥在內的19個工業行業1294家企業。中報統計數據顯示,從營業收入、凈利潤等財務數據以及盈利能力、成長能力等財務指標來看,部分過剩產能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狀況正在逐漸好轉,其中,申萬焦炭加工、、、玻璃制造、水泥制造等行業今年上半年的資產負債率和存貨周轉率都出現好轉態勢。
? ? ?鋼鐵行業今年上半年的存貨周轉率(算術平均)為3.39次,去年同期為3.16次。鋼鐵行業分析師指出,這是鋼鐵行業上半年限產保價同時加快去庫存所致。
? ? ?受此影響,鋼鐵行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增長和凈利潤增長情況明顯好轉。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的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85%,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下滑24.87%。盡管收入和凈利潤仍然在下滑,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大幅度收窄。去年同期,鋼鐵行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下滑8.47%和82.42%(上述數據以已公布中報的鋼鐵數據為口徑)。同時,鋼鐵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鋼鐵行業的資產負債率為64.65%,去年同期為64.71%。
? ? ?事實上,進入7、8月份,鋼價一度走強。[]8月23日報告指出,8月上旬,全國口徑粗鋼產量214.37萬噸,旬環比上漲3%;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庫存1216.2萬噸,旬環比下降2%。報告預計,鋼價繼續上升的可能性比較大。
? ? ?與此同時,統計數據顯示,水泥、、化工等產能過剩行業上半年的經營情況也出現好轉跡象。
? ? ?汽車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6.19%,去年同期為0.67%;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67.39%,去年同期的凈利潤下滑3.57%。上半年汽車整車銷售市場超預期,是相關業績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數據顯示,上半年汽車行業的存貨周轉率為4.71次,而去年同期為4.12次。
? ? ?化工行業今年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19%,較去年同期的7.87%有所下滑;但化工企業的凈利潤大幅度上漲,同比增長19.47%,而去年同期下降46.97%。這與部分化工企業上半年限產保價有關。
? ? ?水泥制造業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增長17.98%,去年同期為下降3.28%;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61%,但較去年同期51.55%的下降幅度,水泥企業的盈利情況出現明顯好轉。
? ? ?以龍頭公司為例,海螺水泥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32.09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14.33%;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為30.60億元,較上年同期上升4.89%。銀河證券分析師洪亮指出,受到今年上半年整體宏觀環境下行和水泥市場需求回落的不利影響,水泥行業競爭激烈,海螺水泥作為行業龍頭企業,調整戰略,以增加銷量為主,從而使得價格大幅下滑,上半年公司銷量1.03億噸,同比增長28.30%,價格為225.33元/噸,同比去年的252.01元/噸下降了26.68元/噸,噸毛利為64.20元/噸,較去年下滑了4.06元/噸。但同時,公司綜合成本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上半年公司的綜合成本為160.59元/噸,同比下降23.15元/噸,降幅為12.60%。
? ? ?部分小行業現業績拐點
? ? ?在一些大的產能過剩行業仍然在為盈利苦苦掙扎的時候,部分曾經虧損的小行業因環保等原因限制產能及下游需求的復蘇,已出現大幅盈利,比如草甘膦、氨綸等行業。
? ? ?中報統計顯示,氨綸行業A股公司今年上半年營業總收入(合計)同比增長83.79%,去年同期氨綸行業公司營業總收入同比下滑3.06%;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都扭虧為盈,同比增長1262.55%,去年同期全行業虧損,凈利潤下滑116%。的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3838.44萬元,同比上升48.97%,利潤總額9051.20萬元,同比上升392.01%,凈利潤8021.41萬元,同比上升361.09%。受氨綸銷售價格上漲影響,公司主營業務毛16.97%,較上年同期上升9.75%。
? ? ?草甘膦制造商的中報也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導產品草甘膦受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觸底反彈,價格逐步上升,從而使毛提升,以致草甘膦產品效益上升明顯。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4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8%;實現利潤總額2.863億元,去年同期公司虧損2700余萬元。生意社化工分析師8月底的報告認為,上游主要原料小幅上行,下游需求繼續釋放,加上環保核查的壓力依然存在,短期內草甘膦仍存上漲空間。
? ? ?除了上述上漲比較明顯的行業,鈦白粉也因為環保原因或者生產裝置問題而出現供需失衡。另外,鈦白粉產能過剩正在倒逼產業升級,低端產能逐步去化。行業分析師認為,隨著鈦白粉的去產能深化,未來鈦白粉行業的走勢也值得關注。
? ? ?過剩產能消化不容樂觀
? ? ?大規模的產能建設,導致產能過剩,大量的資產沉淀,進而出現資產減值,市場估值大打折扣。同時,大量的存量資產也讓國家經濟刺激政策難以起到應有的作用,結構轉型成為近期經濟改革的重要呼聲。
? ? ?市場和政策的雙重作用下,過剩產能行業的未來出路如何?
? ? ?發改委近日發布《通知》,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中被列入落后名單的設備(生產線),將在9月底前全部關停,12月底前徹底拆除,不得轉移。預計全年淘汰落后產能火電200萬千瓦以上、煉鐵263萬噸、煉鋼781萬噸、水泥7345萬噸、電解鋁27.3萬噸、煤炭4500萬噸、焦炭1405萬噸。
? ? ?但是,過剩產能消化仍不容樂觀。
? ? ?據統計,我國截至2012年底的粗鋼產能約10億噸,產能利用率僅有70%左右。鋼鐵上游焦炭行業同樣存在嚴重產能過剩情況,從2001年到2011年的11年間,累計新增產能57901萬噸,而銷售增加量11年間總共才27322萬噸。另外,從2005年開始,水泥行業每年的新增產能量都遠遠高于當年銷售增量,據估計水泥行業運轉率在70%左右,如按30億噸產能估計,產能過剩近10億噸。
? ? ?證券分析師洪亮認為,水泥價格今年9月或企穩回升,但由于我國水泥產能嚴重過剩,未來還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過剩產能。
? ? ?鋼鐵行業的情況更不容樂觀。截至6月末,全國86家大中型鋼鐵企業總負債已超過3萬億元,其中銀行貸款達1.3萬億元。為此,全國86家鋼廠在今年上半年支付了406億元的銀行利息,是鋼廠上半年22億凈利潤的18倍。按照目前的經營狀況,在銀行貸款到期前,鋼廠依靠自身還錢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此外,最近兩年銀行對鋼廠的長期貸款逐步減少,短期貸款卻不斷攀升,超過七成的銀行貸款為短期貸款,達9371億元,長期貸款為3628億元。鋼鐵行業債務負擔越來越嚴重。
? ? ?產能過剩更導致業績地雷頻出。據國內相關行業協會測算,在19個產能過剩的行業中,有三大行業的產能利用率最低,排名居后三位,分別是風電設備59%、光伏制造50%、多晶硅43.79%。這三大行業也是近兩年來業績地雷爆發的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