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站外某個大點的淘寶客網站買一個廣告位,或者上一個免費的淘寶客活動,找人刷單,不走任何的搜索、客服環節,直接拍了付款。”一位不愿具名的淘寶客如此描述這門生意的“門道”。
在他提供的一份可供淘寶賣家刷單的淘寶客網站名單中,各種促銷廣告平臺赫然在列。
“以前刷銷量更多的是直接找幫手從店鋪購買,現在則盯上了這些淘寶客平臺。”據知情人士介紹,受限于在開店初期直通車、聚劃算等站內推廣資源流量和轉化效果偏低,部分賣家把淘寶客當做開店前期拉升人氣、排名、權重的重要手段。淘寶客就像放大鏡般,以“螞蟻雄兵”的方式幫助店家廣開財源。
但通常情況下,淘寶客涉及到傭金、分成等交易模式,對于產品、銷量、轉化等十分看重。店鋪建設初期,用招募的辦法收效甚微。
“淘寶客是典型的CPS,即便把淘寶客傭金比例設置到最大,甚至100%,沒有銷量也是白搭,不如人家5%好賣的東西。”某淘寶客向億邦動力網表示,招募淘寶客是被動的策略,最好的辦法是店鋪具備有一定的銷量和轉化率。
如此一來,對于那些初出茅廬的淘寶賣家而言,看似陷入一種悖論:賣家借助淘寶客是追求更多的銷量和轉化,但吸引淘寶客的前提一定是商品銷量和店鋪流量有了起色。
然而,上述人士向億邦動力網透露了其中的奧妙——之所以將“刷單”的戰場向促銷平臺轉移,正是為了讓這一矛盾得到有效“化解”:一方面促銷平臺本身就是淘寶客的聚合體,鏈接均帶有淘寶客的PID,只要成交,就會形成淘寶客銷售;另一方面,通過促銷打造“爆款”,“爆款”自然能受到淘寶客的“側目”。
翻看以上幾家促銷平臺推出的活動:“9.9元包郵”“勁爆秒殺”“20元封頂”“獨家折扣”……這些帶有強烈促銷色彩的詞匯,專門為打造“爆款”商品設置。賣家只需參與進來,就能獲得較高的單品流量。
? 某促銷平臺上推出的活動
不過問題在于,隨著“爆款”引流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致使促銷返利網站陳列的活動數量也開始爆棚。雖有官方審核,但各種資源位的爭奪仍然非常激烈。更有多數活動被埋沒在海量的促銷信息中,折扣網站已經成為另一種形式的“淘寶”。
“產品本身沒有獨特的吸引力,想要在眾多促銷商品中爭取到流量,獲得淘寶客的青睞,只能刷單。”事實證明,“一石二鳥”之計的確幫助不少賣家順利崛起,有賣家坦言,其早期的淘寶客均通過類似手法“刷”出來的。
此外,在促銷平臺“刷單”的另一個好處是不易被淘寶發覺。通過淘寶客可以先拍下訂單,然后再申請退款,這樣則可以不露聲色的反復進行。一旦出現問題,便將責任推給返利網站或促銷平臺。
據了解,2012年11月份,淘寶聯盟曾以“夸大現金返利金額、惡意延長返利賬期、故意設定諸多返利限制”等名義宣布整頓淘寶客行業,并取締返現類淘寶客的模式。
同時,淘寶對于刷單行為一如既往的嚴查,包括淘寶站內促銷廣告平臺,諸如“促銷匯”“淘寶U站”一律禁止售賣廣告位,“刷單”賣家流竄在外,作弊手法更為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