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使農業生產發生了重大變化。在即將舉辦的第十五屆高交會上,農業領域的參展企業不僅匯集了國內農業方面實力強的科研單位與研究型高校。

民以食為天,食以農為本。現代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使農業生產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歷屆高交會農業領域的最新技術以及創新成果來看,多集中展示種、養業在良種培育以及農業投入品等方面的成就。
在即將舉辦的第十五屆高交會上,農業領域的參展企業不僅匯集了國內農業方面實力強的科研單位與研究型高校,如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河南科學院、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等,同時也匯集了在農業方面科研能力強的企業,如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農科集團有限公司等。
他們帶來的參展項目數量多達124個,其中有不少屬于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參展項目,如“甘蔗渣納米化加工技術”、“甘藍胞質雄性不育育種技術及新品種選育”、“優質超級稻Y兩優900”等。其中: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帶來的“甘蔗渣納米化加工技術”。該技術可以將廢棄甘蔗渣制備出一維直徑約10nm的納米纖維素,提高了甘蔗渣的經濟價值。不僅能夠為各糖廠的甘蔗渣提供良好出路;而且整個納米化過程屬于物理過程,且甘蔗渣本身具有生物安全性,項目應用范圍廣闊。還有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帶來的“γ-氨基丁酸茶加工技術及系列產品開發”項目,其可作為解決夏秋季茶鮮葉原料的出路,提高夏秋茶產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徑;北京鑫華樂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亞麻籽綜合開發”應用最新的亞麻籽脫毒技術,脫除了亞麻籽中的生氰糖苷,制取了食用安全無毒的亞麻籽粉,提高了亞麻籽的利用價值。
自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則帶來了“優質水稻Y兩優900”,其是運用秈粳亞遠緣雜種優勢培育而成的新型超級稻組合,是現代分子育種理論的創新成果,具有廣適性、優質、多抗、超高產等顯著特點;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帶來的“甘藍胞質雄性不育育種技術及新品種選育”技術,該技術克服了甘藍雜種優勢育種中利用自交不親和系制種途徑存在的雜交種雜交率不能達到100%等缺陷,率先提出用優異自交親和系為父本進行回交轉育,育成5個不育性穩定,球型成熟各異且經濟性狀優良的胞質雄性不育系,并獲得發明專利一項。另外還有創世紀轉基因技術有限公司“抗逆轉基因棉花研究”、“新一代抗蟲棉研究”、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中農26號等系列配套黃瓜新品種的選育”等項目。
而中國科學院的“肉類蔬菜流通追溯系統”項目,采用物聯網先進技術、設備和手段,對農產品流通環節的各企業,肉類及蔬菜進、銷、存、質量檢測等環節進行閉環監管,實現票據可查詢、農產品可追溯、市場可監控,最大程度避免質量不過關的農產品流入合法渠道,維護肉類及蔬菜市場的安全與穩定;“中國電信智慧農業物聯網生產監控平臺”是浙江省公眾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帶來了的項目。該平臺借助電信級信息通信技術,通過手機、電腦等終端對農業現場溫濕度、光照、水質Ph值、溶解氧等環境數據實時監控,并實現遠程控制自動灌溉、自動通風、自動增氧等農事生產活動;還有天津市商久盛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農業總控系統”、新疆博宇軟件有限責任公司的“設施農業預產分析管理平臺”項目等。
另外,本次參展項目中的綠色農藥——“無公害植物源殺蟲劑苦皮藤素”、清華大學帶來的“利用脫硫石膏大規模改良鹽堿地及產業化應用”項目、珠海羽人飛行器有限公司的“農用無人飛行器”等項目也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