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電商,到義烏”正成為熱潮
萬商云集的義烏,處處商機在涌動。近年來,義烏市充分發揮繁榮發達的市場和暢通發達的物流優勢,積極加大對電子商務培育、扶持力度,電子商務“洼地效應”日益顯現,產業規模日趨壯大,配套體系日漸完善,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呈現互促共融發展態勢,“做電商,到義烏”正成為熱潮。
交易規模快速增長。2013年上半年全市電子商務總交易額超391億元,同比增長45%,國內快遞日均出貨量55萬票,跨境快遞日均出貨量20萬票,國內、國際快遞總量分別居全國大中城市第6位和第4位,其中內貿網購交易額131億元,同比增長60%,外貿網購交易額33億元,同比增長83%,外貿B2B交易額161億元,同比增長29%,內貿B2B交易額66億元,同比增長47%。
網商集群效應凸顯。義烏現有淘寶賣家6萬余家,占全國總量的1%,天貓店鋪2972家,占全國總量的3.2%,誠信通會員(內貿B2B)2.4萬家,占全國總量的4%,中國供應商收費會員(外貿B2B)3500家,占全國總量的4.1%,環球資源網收費會員592家,占全國總量的3%,中國制造網收費會員487家,占全國總量的2.3%,速賣通注冊賣家2萬余家,占全國總量的1.7%,敦煌網注冊賣家14000家,占全國總量的1.4%,eBay大賣家(年交易額超10萬美元)3000家,占全國總量的25%。
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勢頭迅猛。今年上半年,在義e郵寶日均出貨量1萬余票,同比增長128%,中國郵政小包日均出貨量9900余票,同比增長5倍以上。eBay交易額19.8億元,同比增長140%;速賣通交易額6.6億元,同比增長170%;敦煌網交易額1億元,同比增長60%。義烏市場對跨境電子商務貨源采購吸引力日增。目前,大龍網、米蘭網等跨境電子商務龍頭企業都有意向在義設立采購中心,廣州、深圳等地的外貿電商行業組織的會員企業也紛紛開始入駐義烏直接采購。
產業鏈日趨完善。快遞、第三方平臺、攝影、代運營、創意、推廣、培訓、第三方倉儲等不斷出現并形成規模。全市現有規模快遞企業134家,四通一達、TNT、UPS、聯邦快遞等國內外知名快遞物流企業在義烏設立分公司和辦事處。阿里巴巴、敦煌網、環球資源網、中國制造網等第三方平臺在義烏設立辦事機構,京東商城、1號店、速賣通、eBay等在義定期召開培訓班和賣家見面會,本土義烏購平臺發展迅速,現日均瀏覽量超過120萬人次。全市從事網絡攝影的攝影師近千人,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攝影機構近10家。泰隆銀行創新推出“道義擔保貸款”、“牽手貸”聯保貸款、“信用貸款”等擔保產品,已為16戶電商提供貸款金額714萬元,浦發銀行上線“電商通”產品,積極服務電商融資貸款。全省首家電子商務秘書企業在義烏注冊。目前,全市有快遞從業人員1.5萬人,第三方倉儲從業人員300余人,代運營從業人員500余人,培訓從業人員100余人。
園區建設成效明顯。電子商務園區——專業市場——專業樓宇——示范村平臺體系初步成形,形成了“行業抱團,聚沙成塔,捏指成拳”的良好效應。現國際電子商務城開始建設,有商城創業園、北苑創業園、網商服務區、真愛網商園、城西電子商務園等10多個電子商務園區,總面積超過50萬平方米,江東淘源電子商務科技園、北苑E電園等專業樓宇,江東青巖劉、后宅新后傅、北苑四季社區等小規模網商集聚地不斷涌現。
傳統企業應用電子商務成為主流。優鯊襯衫、開拓五金、俞兆林內衣、雙童吸管自建團隊利用電子商務拓展銷售渠道,細分領域排名前列;真愛網商、義網天下、新光飾品積極拓展電子商務服務業,規模效應顯現;浪莎、歐意櫥柜、夢娜襪業、棒杰內衣、怡婷針織等利用代運營方式進軍電子商務。國際商貿城商戶全部上線義烏購3D實景,95%的商鋪上傳5個及以上商品,商品信息的合格率達96.30%,家具市場、副食品市場商戶全面登陸義烏購,副食品市場160家商戶在淘寶網等平臺開設網店。
實體市場已成為網貨的主供應地。義烏零售網商88.1%在市場設商位,混批企業50%的商品采購來自義烏市場,零售網商70%的商品來自義烏市場,批發網商80%以上商品來自義烏市場,亞馬遜、蘭亭集勢、檸檬綠茶等國內外知名電子商務企業都在義烏建立采購中心。敦煌網入駐義烏建設全球網貨中心,打造一個線上虛擬倉庫與線下實體倉庫及物流集散中心相結合的義烏外貿貨源開放庫,并與國內外各大電商平臺相連接實現銷售。
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之都
為把義烏加快打造成為國際電子商務之都,義烏市委、市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
——健全電子商務管理機制。成立全市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和正科級常設臨時機構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在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設立電子商務研究院,承擔電子商務環境下相關應用的研究工作。邀請國內18名專家成立義烏市電子商務專家組,作為全市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智囊團。充分發揮行業自律組織作用,現有電子商務類行業協會4家、快遞物流協會1家。
——編制電子商務發展戰略規劃。今年分別委托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編制了義烏電子商務發展戰略規劃,并召開專家評審會,現3家編制單位已按照專家評審意見完成規劃的深化完善,在此基礎上編制義烏市電子商務發展規劃意見。
——修訂完善電子商務扶持政策。按照要素資源支持和財政扶持并重、突出全產業鏈扶持、對重大產業平臺重點扶持的原則對原政策進行了修訂,突出培育發展電子商務大企業大項目、加快電子商務產業平臺建設、構建電子商務全產業鏈支撐體系、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生態系統、優化電子商務服務環境等5個方面重點。
——規劃建設電子商務園區。規劃建設義烏國際電子商務城,占地面積666畝,概算總投資80億元,現一期工程占地90畝,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已經開工建設,發展虛擬電子商務園,搭建市鎮兩級電子商務園區,鼓勵企業利用存量資源創辦電子商務園區。現與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浙江聚寶盆、杭州建華文創園、深圳市中企信星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就園區建設基本達成一致意見。
——強化與知名電子商務機構合作。市政府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阿里巴巴、PayPal中國、中科院計算所等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與杭州電子商務產業園、艾瑞咨詢、易觀國際等建立了合作關系。7月31日,與敦煌網簽約合作建設全球網貨中心。9月27日,與億贊普簽約合作跨境電子商務項目。近期,義烏市還與速賣通、京東商城、環球資源、遞四方等一批知名電子商務企業對接洽談合作事宜。
——舉辦電子商務展會。連續3年舉辦中國義烏電子商務及網絡商品博覽會,2013年第三屆設國際標準展位826個,同比增長14.7%,意向成交額7.8億元,同比增長24.6%,參展企業現場達成網絡分銷代理合作的達85.76%。同時計劃10月30日召開700人規模的全市電子商務發展大會,2014年初召開中國義烏世界電子商務大會,采用“會議論壇+展覽貿易+配套活動”形式,廣泛邀請業內知名機構承辦分論壇活動,努力把電商大會打造成天下網商的大聚會和嘉年華。積極做好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應用博覽會爭取籌備工作。
——大力開展電子商務培訓。引進淘寶大學、阿里學院等專門培訓機構,舉辦電子商務大講堂,舉辦各類電子商務創業大賽和技能大賽,邀請上海交大、浙大等7家大學在義烏創辦電子商務虛擬大學,6月8日啟動全市30萬電子商務從業人員培訓活動,力爭用兩年時間將義烏全部傳統企業和市場經營戶輪訓一遍,培訓內容按照理念普及、操作技能和能力提升等不同的內容分別設置。截至10月13日,全市已累計開展各類電子商務培訓19.3萬人次。
——積極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認真開展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調研,充分學習借鑒上海、重慶、鄭州、杭州、寧波等5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做法,按照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要求,充分借鑒吸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政策,圍繞突出解決結匯、稅收和物流效率三大問題,按照運行流程陽光化、便利化的原則草擬了跨境電子商務工作推進方案。同時,為落實跨境電子商務運行模式,促進跨境電子商務集聚發展,草擬了跨境電子商務園區規劃布局方案。并于10月10日邀請專家在義烏市跨境電子商務創新發展研討會上進行論證。
——培育建設義烏購平臺。不斷拓展義烏購平臺功能,定位為市場線上線下對應的電子商務平臺,將線下7萬個商鋪放到線上,現“義烏購”網絡訂單總數過萬。探索建立B2R模式(通過“互聯網+倉儲配送”模式將市場商品直接供應給各地零售商)。5月29日,上線B2R平臺“合眾網”,1.2萬平方米的北京倉儲投入使用,300多家供應商的3000余種產品能在下單后24小時內到達零售商手中。今年將在全國范圍內新增5~10個大型智能倉儲基地。投入1億元組建“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網絡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現正在申領支付牌照。
電商換市商機無限
眼下,義烏全市正在認真貫徹省委全會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實施“電商換市”工作舉措,貫徹落實全省電子商務工作會議精神,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把電子商務作為戰略性先導產業重點培育的總體要求,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最終把義烏建設成為全國網商集聚中心、全球網貨營銷中心和跨境電子商務高地,打造國際電子商務之都。
優化電子商務發展環境,建設全國網商集聚中心。一是加快推進國際電子商務園區、快遞物流園區、義烏小商品國內物流中心項目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建設市、鎮街兩級電子商務園區,鼓勵企業創辦電子商務園區、專業樓宇和開展創業村建設。二是加強與知名平臺和第三方支付等企業的合作,發展行業電子商務平臺,培育電子商務衍生服務企業,積極開展電子商務招商引資,引導電子商務企業在義烏市集聚發展。三是加快推動電子商務30萬從業人員培訓,推動傳統市場和制造企業電子商務武裝。四是鼓勵電子商務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電子商務標桿企業和領軍人物,發揮先進示范帶動作用。
加快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融合發展,打造全球網貨營銷中心。一是優化網貨采購環境。推進網商服務區建設,用信息化提升市場服務功能,優化網貨采購服務鏈,為網商到市場采購提供便利化措施。二是完善網貨商品服務。引導市場經營戶針對網購開發產品,以新穎款式、潮流設計提升商品吸引力,支持創建網上品牌,鼓勵網貨品牌發展線下渠道。三是構建誠信可靠的信用管理體系。整合海關、工商、公安、商檢等政府職能部門的數據資源,建立經營戶信用評價和管理體系。四是加快義烏購等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義烏購平臺功能,加快B2R項目建設,拓展布點城市,增加大型智能倉儲基地和網絡。加快“義支付”平臺建設,爭取獲批第三方支付牌照。
加快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打造跨境電子商務高地。一是發揮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優勢,借鑒“市場采購”貿易方式政策做法,探索規范便利的跨境電子商務管理體制。二是探索“平臺服務+通關機制+境外配送”的跨境電子商務新模式。結合義烏航空口岸開放和國際陸港城市建設,設立國際郵政互換局和交換站,加快B型保稅物流中心、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探索海外倉儲建設。三是建立數據信息平臺。探索制定與跨境電子商務出口所涉及的第三方平臺、在線通關、檢驗檢疫、出口退稅和外匯管理等相關基礎信息標準和接口的規范,實現相關主體之間的標準化信息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