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已經從早期的銷售額的分流、定價權的搶奪,轉向重塑整個產業鏈、改變盈利模式;目前,蘇寧是傳統零售行業中擁抱互聯網最為徹底的一家。

蘇寧拆解重構謀轉型:“同價”避開左右手互搏
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之外,誰是最容易被忽視的中國互聯網公司?答案也許是蘇寧云商(下稱“蘇寧”,002024.SZ)。
在東方證券家電及零售資深分析師郭洋看來,互聯網對零售業的影響,已經從早期的銷售額的分流、定價權的搶奪,轉向重塑整個產業鏈、改變盈利模式;目前,蘇寧是傳統零售行業中擁抱互聯網最為徹底的一家。
重構零售模式
美國零售界有個專用名詞:Showrooming(商品展廳):消費者在線下賣場體驗商品,卻轉身回到線上購買,賣場陷入“管道化”的尷尬局面。
電商平臺祭出近似“燒錢”的低價戰略搶奪消費市場;以標準化商品、電器起家的蘇寧連鎖賣場等,也不可避免地遭遇沖擊。更為嚴峻的是,以毛利率、“通道費”、類金融賬期等為主的傳統盈利方式,正在互聯網浪潮中逐漸降低盈利率,甚至面臨瓦解。
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看來,雖然連鎖經營被視為是零售業的第一輪革命,但其形貌仍是有形店鋪,無非是把大生產的原理應用于流通業以獲得規模效應;而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第二輪革命,從渠道(包括價格)、供需關系、技術三方面改變了傳統零售。
2010年,蘇寧成立蘇寧易購,成為轉型探索的先鋒隊。雖然蘇寧易購在殘酷的價格戰中連續兩年虧損,且拉低了整體利潤率,卻為蘇寧日后的徹底轉型埋下伏筆。2012年,蘇寧易購的收入為183億元。
作為傳統零售企業,蘇寧最大的優勢就是全國1600多家門店,在過去這是引以為傲的資本,但在電商時代卻被詬病為蘇寧進軍電商的最大包袱。
“對于連鎖加盟型零售企業而言,單純為了迎合電商趨勢而發展電商,只會加劇與線下渠道的沖突。”一位蘇寧高管曾坦言,由于價格、資源不均衡,線上線下左右互搏,蘇寧內部兩派斗爭激烈,需要尋找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解決線上線下左右手互搏問題的關鍵點,其實是同價。”蘇寧集團副董事長孫為民向記者表示,這也是傳統零售商轉型的最大瓶頸;實現雙線同價堪稱深刻的行業變革。
人與服務
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李易看來,互聯網經濟包含人、信息、商品、服務四個元素,而巨頭就在這些元素的連接點上誕生。比如,百度連接人與信息,騰訊連接人與人,阿里連接人與商品,人與服務之間,即O2O領域是另一個巨大的想象空間。
當蘇寧重構商業模式后,根植于傳統的盈利模式也將隨之改變。在新的互聯網零售模式下,不再只是通過零供關系獲得差價和利潤,而是要看挖掘消費者需求,以及高效整合供應鏈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以美國亞馬遜為例,據麥格理證券預計,亞馬遜服務營收今年將占到公司營收的近5%,到2015年將升至8%。而亞馬遜的服務營收包括開放物流體系、云平臺服務等。
蘇寧也正在布局云平臺和大數據。在該公司的“互聯網路線圖”中,蘇寧首先提出,在店面布局進一步優化的基礎上,蘇寧將全面建設互聯網化的門店,構建O2O競爭中的最大比較優勢。計劃于第四季度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推出1.0版本互聯網門店,并在全國加速復制和推廣。
同時,加快在家庭互聯網入口的布局,為更多的家庭提供全面的智能解決方案。10月17日,蘇寧對PPTV聚力進行2.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成為后者的第一大股東。此舉也被視作推進O2O戰略的重要舉措。
與之并重的則是互聯網金融的全產業鏈局部。截至目前,蘇寧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已經涵蓋第三方支付(易付寶)、小額貸款(蘇寧小貸)、保險和理財等領域,加之已經“胎動”的蘇寧銀行,其金融布局也極具想象空間。
“從本質上看,蘇寧還是一家服務提供商。”孫為民曾向本報記者表示,未來布局包括信息流服務、物流服務和互聯網金融服務等。其中,信息流服務包括數據運營、云服務等,物流服務涵蓋第三方開放平臺,互聯網金融服務分為上、中、下游業務,上游是供應鏈融資業務,下游是消費信貸業務,而中間則是委托理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