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底明年初一些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明年初鋁價跌破14000元/噸的概率很大,明年全年可能在13500-14800元/噸的區間,總體還是低于今年的水平。”上海有色網鋁行業高級分析師張晨光11月19日在2013中國有色金屬行業年會上如是說。
目前,中國電解鋁行業格局正發生改變。憑借能源優勢,西北地區大批新增電解鋁產能建成投產;另外隨著煤價下跌、自備電比例升高,河南等地的企業生產成本也持續下降。在這些“利空”因素下,數位業內人士向早報記者表示不看好長期鋁價。
目前,中國電解鋁行業格局正發生改變。憑借能源優勢,西北地區大批新增電解鋁產能建成投產;另外隨著煤價下跌、自備電比例升高,河南等地的企業生產成本也持續下降。在這些“利空”因素下,數位業內人士向早報記者表示不看好長期鋁價。
從2009年以來,中國電解鋁產能、產量每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幅度。電解鋁行業是國務院今年10月出臺的“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中點名的五個行業之一。
據上海有色網統計,2013年中國電解鋁產能達3031.5萬噸,產量為2486.6萬噸,開工率在82%左右。張晨光說,保守估計下來,明年電解鋁新增產能也要達到456.5萬噸,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區,所以2014年總產能會達到3420萬噸,產量預計為2832萬噸,“供應增速還保持在13.8%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產能擴張仍將繼續,但電解鋁行業表面看來卻是“供需平衡”。2013年中國的原鋁消費量高達2500萬噸,加上20萬噸的凈進口量,而同期產量不過2400多萬噸。實際上,一部分鋁并未被終端消費,而是以粗加工產品的形式代替了鋁錠。
張晨光解釋,一些西北的鋁廠正在拓展鋁加工業務,兼做鋁棒、鋁桿、鑄軋卷等粗加工產品,作為中間流轉環節,這些產品令鋁消費“看起來高增長”,但它們不一定都應用到了終端生產中。此外,今年年初國家儲備局收儲了30萬噸鋁錠,這部分也不能代表鋁的實際消費。
電解鋁產能的分布也在調整,主產區已從河南、山東移師西北地區。“西北地區平均電價只有2-3毛/千瓦時(度)。”張晨光解釋原因。通常,每生產一噸鋁平均耗電1.2萬至1.3萬千瓦時,電力成本約占電解鋁生產成本的40%。
目前,西北電解鋁產量接近900萬噸的水平,占全國總量的35.2%。新疆尤甚,2012年,新疆電解鋁產量只有92萬噸,今年即上漲到282萬噸,也就是說,去年只是今年的一個零頭。“明年,我們認為新疆的整體產量最起碼超過400萬噸。以新疆為代表的低成本電解鋁產量會快速增加。”張晨光說,“西北地區總產能占全國的占比也會繼續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因為虧損等因素,河南、云南、陜西等相對“高成本”的電解鋁企業選擇了減產,減產量在120萬噸左右。
“不過,今年虧損比例有限,遠低于去年。”張晨光說,“因為總體成本下降幅度大于鋁價下跌幅度。”他分析成本變化:一方面,是高成本產能正逐漸退出市場,另一方面,近兩年國內煤價下跌較快,鋁廠自備電比例正在提高。據他調研,2011年底,河南省電解鋁自備電比例在50%~60%,但今年9月,這一比例已經達到了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