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環保裝備進入“快車道”

環保裝備進入“快車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3-11-26 13:15  瀏覽次數:15
  正是由于環保裝備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購買環保裝備的企業大都抱著“過得去”的心態。如果能夠參照軟件行業,對環保裝備行業的增值稅進行即征即退,那么將實實在在地提高該行業的利潤。
 
  今年全國平均霧霾日為1961年以來最多,這是中國氣象局11月發布的消息。
 
  事實上,除了大氣污染,近年來,我國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事件也頻頻爆發,似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出現了 “不可調和”的矛盾。
 
  接二連三的污染事件,緊逼國家在環保政策方面不斷加碼。
 
  自今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和規劃,以促進環保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與此同時,環保裝備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地位也更加明確。
 
  “整個環保裝備制造業面臨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都是空前的。我們要充分利用政策紅利的機遇,促進行業的發展。”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亦寧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從冷落到重視
 
  環保產業包括環保裝備、環境工程和環境服務。長期以來,我國對環境工程關注較多,環保裝備所受的重視卻比較有限。
 
  王亦寧告訴記者,環保裝備之所以一直受冷落,與該行業的特點有直接關系。
 
  “環保裝備自身的經濟效益較差,而社會效益較好。通俗點說,用戶從買環保裝備到運營,都要花錢。而如果購買機床等裝備,則可以投入生產,產生新的價值。”王亦寧坦言。
 
  正是由于環保裝備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購買環保裝備的企業大都抱著“過得去”的心態。為了應付檢查,購買設備后并未投入運行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直接導致國產環保裝備競相壓價,也制約了技術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由于日益嚴峻的環保形勢,國家開始增加在環保領域的投入,環保裝備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視?!兑庖姟诽岢?,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使環保裝備回歸到環保產業發展基礎的正確位置。
 
  由此,環保裝備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根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數據,環保裝備制造業1~9月工業總產值1600億元,增長幅度為19.07%,出口交貨值為69.79億元,同比增長38.17%,增長幅度在機械行業61個出口行業中位居第一。
 
  而根據2012年工信部發布的《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預期,我國環保裝備總產值年均增長20%,2015年,環保裝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新挑戰
 
  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我國環保裝備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王亦寧告訴記者,我國環保裝備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但在高端和先進的環保裝備方面仍比較薄弱。而隨著我國環保標準的逐步趨嚴,我國環保裝備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也日益凸顯。
 
  比如用于霧霾治理的濕式靜電除塵器,該產品在日本已經發展了十幾年,是較為成熟的產品,國內則剛剛起步,只有一兩年。
 
  顯然,在先進環保裝備方面,國內的產品目前無法滿足市場的新需求。而令王亦寧憂心的是,國外的環保裝備企業正是抓住這一“機會”,進入中國市場。“這些進口的環保裝備無疑將壓制本土環保裝備的發展。”王亦寧說。
 
  事實上,科技部近年來也支持了諸多環保裝備方面的科研項目,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約,難以轉化成產品,造成我國先進環保裝備創新少、轉化慢、推廣難的局面。
 
  王亦寧告訴記者,現在亟須向國家呼吁國產先進環保裝備的推廣,并給予一定的補貼。
 
  北京賽迪經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黃武俊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此前國家已經在相關政策和規劃中,對生產先進環保裝備予以鼓勵,但目前的產業引導基金仍比較有限,未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在這方面還應進一步加強。
 
  此外,在王亦寧看來,環保產業和其他產業相比,其公益性更強,而就環保裝備行業而言,由于生產的很多是非標產品,人工、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成本比較高,產品售價又比較低,因此行業壓力比較大,亟須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
 
  “我們正在呼吁,給這些環保裝備企業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果能夠參照軟件行業,對環保裝備行業的增值稅進行即征即退,那么將實實在在地提高該行業的利潤。”王亦寧說。
 
  如何發展
 
  除了面對國外企業的挑戰,以及行業負擔較重的問題,我國環保裝備在一些比較成熟的細分領域,還存在利潤率較低、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
 
  對此,黃武俊認為,環保產業是政策引導型產業。因此,環保裝備企業應該把握好國家政策的方向。“政策方向代表著未來市場空間的預判。一些領域可能三五年內比較熱,但之后發展速度就會下降。因此企業應該根據政策方向,在適當的時間作必要的調整。”黃武俊說。
 
  王亦寧則建議,以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大力支持和發展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不要求所有企業做大做強,只要有特色,在某個領域做得好,給大型企業做的配套可靠就行了。”事實上,《規劃》中也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扶持1000家左右的專精特新企業,形成配套的產業鏈。
 
  此外,黃武俊建議,環保設備企業還可以向中下游延伸,做工程建設和項目運營,通過把握中下游利潤率比較高的環節,提升整體競爭力。“環保設備企業做環保工程,可以直接采購自己的設備,這樣產業鏈就打開了,也能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
 
  王亦寧則表示,環境服務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統計,2013年環境服務業產值預計將達1800億元,增長率約為20%。
 
  在他看來,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也將助推環境服務業的發展。企業自然會找有經驗的環境服務商來解決環保問題。
 
  環保裝備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地位更加明確。
 
  正是由于環保裝備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購買環保裝備的企業大都抱著“過得去”的心態。如果能夠參照軟件行業,對環保裝備行業的增值稅進行即征即退,那么將實實在在地提高該行業的利潤。
 
  今年全國平均霧霾日為1961年以來最多,這是中國氣象局11月發布的消息。
 
  事實上,除了大氣污染,近年來,我國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事件也頻頻爆發,似乎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出現了 “不可調和”的矛盾。
 
  接二連三的污染事件,緊逼國家在環保政策方面不斷加碼。
 
  自今年以來,國務院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和《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和規劃,以促進環保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與此同時,環保裝備在環保產業發展中的地位也更加明確。
 
  “整個環保裝備制造業面臨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都是空前的。我們要充分利用政策紅利的機遇,促進行業的發展。”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亦寧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說。
 
  從冷落到重視
 
  環保產業包括環保裝備、環境工程和環境服務。長期以來,我國對環境工程關注較多,環保裝備所受的重視卻比較有限。
 
  王亦寧告訴記者,環保裝備之所以一直受冷落,與該行業的特點有直接關系。
 
  “環保裝備自身的經濟效益較差,而社會效益較好。通俗點說,用戶從買環保裝備到運營,都要花錢。而如果購買機床等裝備,則可以投入生產,產生新的價值。”王亦寧坦言。
 
  正是由于環保裝備沒有太大的經濟效益,購買環保裝備的企業大都抱著“過得去”的心態。為了應付檢查,購買設備后并未投入運行的現象比比皆是。這直接導致國產環保裝備競相壓價,也制約了技術水平的提升。
 
  近年來,由于日益嚴峻的環保形勢,國家開始增加在環保領域的投入,環保裝備也受到了更高的重視。《意見》提出,提高技術裝備、產品、服務水平,促進節能環保產業快速發展,使環保裝備回歸到環保產業發展基礎的正確位置。
 
  由此,環保裝備也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根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數據,環保裝備制造業1~9月工業總產值1600億元,增長幅度為19.07%,出口交貨值為69.79億元,同比增長38.17%,增長幅度在機械行業61個出口行業中位居第一。
 
  而根據2012年工信部發布的《環保裝備“十二五”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的預期,我國環保裝備總產值年均增長20%,2015年,環保裝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新挑戰
 
  雖然市場前景廣闊,但我國環保裝備也面臨著新的挑戰。
 
  王亦寧告訴記者,我國環保裝備經過近些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規模,但在高端和先進的環保裝備方面仍比較薄弱。而隨著我國環保標準的逐步趨嚴,我國環保裝備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也日益凸顯。
 
  比如用于霧霾治理的濕式靜電除塵器,該產品在日本已經發展了十幾年,是較為成熟的產品,國內則剛剛起步,只有一兩年。
 
  顯然,在先進環保裝備方面,國內的產品目前無法滿足市場的新需求。而令王亦寧憂心的是,國外的環保裝備企業正是抓住這一“機會”,進入中國市場。“這些進口的環保裝備無疑將壓制本土環保裝備的發展。”王亦寧說。
 
  事實上,科技部近年來也支持了諸多環保裝備方面的科研項目,但受各方面因素制約,難以轉化成產品,造成我國先進環保裝備創新少、轉化慢、推廣難的局面。
 
  王亦寧告訴記者,現在亟須向國家呼吁國產先進環保裝備的推廣,并給予一定的補貼。
 
  北京賽迪經智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業務總監黃武俊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此前國家已經在相關政策和規劃中,對生產先進環保裝備予以鼓勵,但目前的產業引導基金仍比較有限,未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在這方面還應進一步加強。
 
  此外,在王亦寧看來,環保產業和其他產業相比,其公益性更強,而就環保裝備行業而言,由于生產的很多是非標產品,人工、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成本比較高,產品售價又比較低,因此行業壓力比較大,亟須給予更多的優惠政策。
 
  “我們正在呼吁,給這些環保裝備企業更多的稅收優惠政策,如果能夠參照軟件行業,對環保裝備行業的增值稅進行即征即退,那么將實實在在地提高該行業的利潤。”王亦寧說。
 
  如何發展
 
  除了面對國外企業的挑戰,以及行業負擔較重的問題,我國環保裝備在一些比較成熟的細分領域,還存在利潤率較低、競爭比較激烈的情況。
 
  對此,黃武俊認為,環保產業是政策引導型產業。因此,環保裝備企業應該把握好國家政策的方向。“政策方向代表著未來市場空間的預判。一些領域可能三五年內比較熱,但之后發展速度就會下降。因此企業應該根據政策方向,在適當的時間作必要的調整。”黃武俊說。
 
  王亦寧則建議,以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大力支持和發展專、精、特、新的中小企業。“不要求所有企業做大做強,只要有特色,在某個領域做得好,給大型企業做的配套可靠就行了。”事實上,《規劃》中也提出,“十二五”期間,要扶持1000家左右的專精特新企業,形成配套的產業鏈。
 
  此外,黃武俊建議,環保設備企業還可以向中下游延伸,做工程建設和項目運營,通過把握中下游利潤率比較高的環節,提升整體競爭力。“環保設備企業做環保工程,可以直接采購自己的設備,這樣產業鏈就打開了,也能更好地把握市場需求。”
 
  王亦寧則表示,環境服務是未來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據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統計,2013年環境服務業產值預計將達1800億元,增長率約為20%。
 
  在他看來,國家環保要求的日益嚴格,也將助推環境服務業的發展。企業自然會找有經驗的環境服務商來解決環保問題。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