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達20年之久的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在即。財新記者獲悉,近期,央行已就最終方案向各商業銀行高管征求意見,業界呼吁多年的存款保險制度有望于明年初推出。
存款保險制度,是指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按照一定比例標準向特定機構繳納一定保險金,當發生危機時,由存款保險機構通過資金援助等方式來保障其清償能力的一項制度。這一機制也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措施之一,即一旦銀行發生破產倒閉事件,存款人放在銀行的存款也不會受到損失。
存款保險制度,是指銀行等存款類金融機構按照一定比例標準向特定機構繳納一定保險金,當發生危機時,由存款保險機構通過資金援助等方式來保障其清償能力的一項制度。這一機制也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措施之一,即一旦銀行發生破產倒閉事件,存款人放在銀行的存款也不會受到損失。
此前,由于各部委對該制度出臺的時機和具體費率設定等核心內容尚需共識,存款保險制度一直處于徘徊狀態,方案亦一改再改。爭議的焦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設基金還是設機構;二是是否將農信社納入,是全部納入、還是分類分步納入。一旦存款保險制度推出能否使整體資本實力、風險管控能力尚弱、問題重重的農信社平穩過渡,如何權衡利弊,央行和銀監會曾有爭議。
據了解,此次中國存款保險制度最終方案,仍基本按照央行設計分步走的設想,先在央行下屬的金融穩定局內設一個存款保險基金,并由其管理,性質類似社保基金、保險保障基金、證監會的投資者保護基金,待到未來條件成熟時,再設立完全獨立的存款保險公司。“設立在金融穩定局,也是因為存款保險屬于金融穩定的一個工具。”接近央行人士透露。
據記者了解,存款保險基金初步規模每年約在100億-150多億元,這是按銀行業稅后利潤1%-1.5%匡算出來的數據。2013年前三季度,銀行業凈利潤約1.12萬億元。據此推算,存保款保險基金規模約在110億元,占銀行業利潤不到1%,總體來看影響較小。
繳費費率方面,中國的存保基金繳費制度是風險差別費率機制,根據銀行的存款基數上繳存款保險,不同銀行的風險系數不同,費率大體在0.015%-0.02%之間。
“大行對費率的爭議比較大,因為大行存款基數高,即使稅率比例低,繳費總額也高。大行的繳費比例會酌情降低。總的來說,還是大行做貢獻,補貼小行,這是半強制性。”前述接近央行人士透露。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保險費率低于0.1%,平均為0.05%,不會增加銀行太多成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