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狗不理“走出去”的原因眾說紛紜,借殼上市和擴寬海外銷售渠道呼聲很高,但仔細分析都沒有足夠的產業邏輯支撐。當一件事情沒有合理邏輯,動機就顯得很重要。
?
“來一杯狗不理拿鐵!”會不會成為一種新的潮流?
?
百年老字號“狗不理”,正在試圖將這一想法變成現實。
?
天津狗不理集團1月8日宣布,將采取“走出去”跨國經營的戰略,收購海外連鎖企業。目前與美國一家咖啡巨頭洽購已獲得階段性進展,預計今年上半年將簽署正式合作協議。倘若并購成功,這將成為中國餐飲企業海外并購第一單。
?
消息一出,立即引發了社會上的廣泛討論。海外華人對此尤為關注,紛紛表示希望能夠在異國他鄉嘗到來自故鄉的老字號。
?
雖然狗不理集團董事長張彥森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此舉是為利用收購對象已有的經營網絡和平臺推動狗不理成功走出國門,把高品質的中國本土中餐在最短時間內開到國外,但業界關于狗不理“走出去”的原因仍然眾說紛紜。借殼上市和擴寬海外銷售渠道是呼聲最高的兩種說法。但仔細分析都沒有足夠的產業邏輯支撐。當一件事情沒有合理邏輯,動機就顯得很重要。
?
內地上市難而赴美借殼?
?
在國內,餐飲行業像其他行業一樣,面臨上市難的問題。
?
全聚德曾在1996年和2001年兩度啟動上市計劃,但經過漫長的改革和等待,直到2007年底才成功。高端餐飲品牌俏江南也因在國內上市未果后轉戰海外市場,但由于相關政策影響,至今依舊未能上市成功。小南國、味千拉面、唐宮等餐飲集團則相繼選擇了登陸港股市場進行融資。
?
狗不理本是國有企業,2005年改制成了一家混合所有制企業。其后又經過幾次變更,至2007年7月4日,狗不理集團的注冊資金變為7500萬元,天津同仁堂占股28.6%,張彥森占股71.4%。
?
據了解,改制后的狗不理發展勢頭良好,曾在2012年嘗試沖刺國內資本市場。但與其他餐飲企業一樣,由于標準化生產難度大、財務核算票據缺乏、經營不確定性過大,狗不理的上市計劃一直沒有實現。雖然今年年初國內IPO市場重啟,但由于排隊等待的企業眾多,狗不理要實現國內上市夢依舊困難。
?
針對此次狗不理收購海外咖啡連鎖巨頭的消息,有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或是希望通過借殼上市。
?
記者為此專門致電狗不理集團,但相關人士稱對此事并不了解。
?
長江證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師告訴記者,在海外,餐飲企業上市也是困難重重,財務不透明依然是最大問題;同樣由于行業特性,進行范圍更廣泛的股權融資也很困難。
?
那么,狗不理需用多少資本才能收購一家美國上市咖啡企業?
?
記者查閱在美國上市的大型咖啡連鎖集團資料發現,滿足張彥森所描述的“在全球40多個國家擁有數百家連鎖店”的咖啡集團市值多在百億美元以上,譬如:星巴克為588.03億美元,綠山咖啡為120.08億美元。而2012年,狗不理的營業收入是6億多元,品牌價值約7億元。兩者實力相差甚遠。因此,希望通過收購來實現借殼上市的說法很難實現。
?
擴寬海外銷售渠道?
?
另一種猜測是,狗不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海外收購,拓展銷售渠道。
?
據了解,從2005年至今,狗不理集團旗下的直營店共有23家,其中,20間在天津,3間在北京。2011年6月,狗不理在日本開出了第一家海外分店。不斷擴張雖然令狗不理的營業收入從2005年的4000多萬元提升到了2012年的6億多元,但其擴張速度依然落后于同業。
?
公開數據顯示,北京慶豐包子鋪在去年年底開設了183家店;“吉祥餛飩”在去年年底實現了在全國40多個城市擁有1500多家加盟店的目標。
?
雖然在國內布局緩慢,但種種跡象顯示,狗不理似乎更加注重開拓海外市場。
?
早在2004年,有媒體報道稱,狗不理“鎮店師傅”中國烹飪大師趙嘉祥收了9名國內外名廚為其首批入室弟子,其中還有6名為金發碧眼的親傳洋弟子。而這9名親傳弟子助其鞏固在美國紐約、日本東京、韓國漢城等國際市場上打出的品牌。
?
2013年10月23日,狗不理集團與新加坡食品制造商第一家集團在新加坡簽署合作備忘錄,合作生產狗不理的食品,在亞太市場予以分銷。而據了解,第一家集團的分銷網絡覆蓋全球50個城市。
?
此次對美國咖啡巨頭的收購,或將成為狗不理完成其海外布局的最新一步?
?
不過,狗不理將以什么樣的方式與咖啡巨頭進行合作,目前眾說紛紜。或許真的有人喜歡“一杯拿鐵+三個狗不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