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體驗升級,物流先行,快遞員則成為電商服務進階的先鋒。近期,快遞行業頻現新的服務模式,順豐推送快遞員證件照、EMS開通微信下單、快遞員使用化名派送快遞等。在業內人士看來,與以往拼速度、比價格不同,快遞行業步入消費體驗轉型期,進入了“2.0時代”。

快遞哥“靚照”,凸顯創新
技術含量低一直是人們對于快遞行業的初始印象,但隨著快遞企業不斷創新,新的服務模式一方面在提供更加便利服務的同時,也在改變著整個行業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
日前,一條關于順豐快遞收派員“靚照”的微博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反映稱,通過順豐的微信公共賬號查詢快遞情況,公共賬號不僅回復了快遞單號、快遞員的姓名與工號,還寫到:“回復P字母可查看收派員照片。”消費者回復后發現不僅有快遞員的證件照,下面還羅列出了潮男指數、回頭率、陽光值、活力值四項具體指標。
其實,快遞行業已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創新服務模式。此前,也有快遞員使用化名“高富帥”、“圣斗士”、“牛頭戰士”等為消費者派件,讓消費者倍感新鮮。除了拉近用戶距離的服務創新外,各家企業也通過上線手機App應用、官方微信、易信等手段為顧客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務。
快遞行業,面臨轉型升級
盡管新招頻出、吸睛指數暴漲,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受行業性質所限制,目前從事快遞行業的基層工作人員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同時國內快遞行業多采用加盟模式進行布點,企業面臨著不小的管理難題。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于服務行業的要求越來越高,快遞行業將面臨不小的挑戰。此外,不少快遞企業已瞄準國際市場,提升服務質量、進行轉型升級更是迫在眉睫。
資料顯示,經過近20余年的發展,快遞行業在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去年,全國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91.9億件,同比增長61.6%;業務收入累計完成1441.7億元,同比增長36.6%,但是快遞行業依然面臨著快遞安全、暴力分揀等諸多問題。去年底,山東曾出現因快遞危險品而致消費者死亡的惡性事件、全國多地出現了多起犯罪嫌疑人冒充快遞員實施搶劫等安全問題,為整個快遞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而暴力分揀、調包、快件延遲、丟失等事件在整個快遞行業更是層出不窮。與此同時,企業也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和富有新意的營銷方式,讓消費者對快遞員的印象得以改觀。
消費體驗,成轉型關鍵
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快遞行業一直在通過價格、速度等進行市場競爭,但現在消費者越來越看眾消費體驗。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指出,在快遞行業轉型升級的趨勢下,良好的消費體驗已成為轉型成功的關鍵因素.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及社會需求的不斷提高,快遞行業在日常消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快遞消費體驗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快遞企業的評價。
徐勇表示,經過數次轉型升級,快遞行業在安全、精細化等方面已取得了巨大進步,但與其他服務行業相比,服務質量尚存一定的差距。快遞企業可以通過“放心、貼心、安心”三個方面提高服務質量。
徐勇同時指出,越來越多的快遞企業已經意識到提升消費體驗的重要性,推送快遞員照片、微信下單等一系列創新服務措施也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