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乳企整合在即 蒙牛高調擴張欲“超二趕一”

乳企整合在即 蒙牛高調擴張欲“超二趕一”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3-10 08:43  瀏覽次數:46
  推遲數月的工信部奶粉行業整合方案有望在近期出臺,這對國產奶粉行業將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近日,記者采訪到國內乳業巨頭之一,蒙牛乳業。
  蒙牛乳業公共事務部負責人紀曉東表示,“蒙牛未來將繼續在國際化進程上實現邁步,具體發展情況需要配合公司整體戰略而定,會在適當的時候進行公告。”2013年,蒙牛成功收購雅士利75.3%的股份,進軍國內乳企四強。
  事實上,早在2013年6月,工信部就已召集國內127家奶粉企業開會,要求對嬰幼兒乳粉參照藥品管理,并鼓勵乳粉企業兼并重組,提升嬰幼兒乳粉質量、提振消費者信心。
  3月1日,三元股份發布定增方案,令市場對于乳企整合的關注度大幅提升。在洋奶粉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的國內,乳企整合將有利于提升國產奶粉企業的競爭力。
  蒙牛高調擴張欲“超二趕一”
  做為國內乳業巨頭之一,蒙牛乳業2013年的并購消息不斷傳來。自2013年5月以來,蒙牛已先后公告收購現代牧業,兼并達能酸奶業務,收購雅士利國際75.3%的股權。今年1月又再度并購雅士利(鄭州)100%的股權。蒙牛“步步為營”,一年四次高調并購,交易額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不過,這僅僅是蒙牛并購之路的開端。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奶源建設在乳業發展的中長期重要性凸顯,中大型乳品加工企業不約而同加強了上游奶源布局,采取了合作、自建、參股控股等多種形式。而蒙牛入主現代牧業,是為控制優質奶源。掌握優質奶源是乳企健康快速發展的根本。
  而去年蒙牛乳業以超過89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雅士利國際75.3%的股權。在業內看來,這是迄今為止,中國乳業最大規模的一次并購,也是蒙牛乳業在奶粉領域發力的重要信號。兩大乳業巨頭聯手后,將通過資源整合與互補,利用雙方在產品、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優勢,加快高端奶粉行業整體升級的速度。
  工信部數據顯示,2012年國內奶粉產量位居前三強的分別是:伊利(6.4萬噸)、完達山(3.3萬噸)、飛鶴乳業(3.1萬噸)。而廣東雅士利以2.6萬噸位列第四位,蒙牛集團以4758噸位列第十位。蒙牛并購雅士利,就可以直接進入國產奶粉行業四強。
  最近,達能集團將增持52億港元成為蒙牛乳業第二股東,外界猜測蒙牛此次從達能集團融資,可以緩解資金鏈的緊張。去年并購現代牧業和雅士利花去了蒙牛很多錢,為此蒙牛也欠下了很多債務,這次增發融資同去年的并購有關。
  對于此次增發融資,紀曉東并未對具體原因作出解釋。
  他只是強調“合作后中糧集團保持第一股東位置不變,達能、愛氏晨曦分別成為第二、第三大股東。達能的進入有助蒙牛在全產業鏈戰略上實現均衡發展,并使蒙牛的品牌形象在國際地位上有所提升,加強企業的競爭力。”
  日前,蒙牛乳業旗下歐世蒙牛順利獲得新版《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實施后的乳粉生產許可證。
  長期以來,奶粉業務一直是蒙牛的短板。蒙牛的2012年年報顯示,液體奶占主營收入的近九成,奶粉業務歸屬于其他乳制品一項,僅占總收入的1.6%。
  紀曉東透露,“雅士利在新西蘭投資2.2億紐幣的工廠將于今年下半年建成投產,預計年產嬰幼兒奶粉5萬噸。”
  洋奶粉占據逾七成市場份額
  不過,從目前市場銷售情況來看,洋奶粉依然在國內市場占據主要地位。
  為了解國內奶粉銷售情況,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四通橋附近的“超市發”超市實地調查,在嬰幼兒奶粉專區,記者看到最顯眼的位置擺的奶粉品牌有雀巢、惠氏、合生元,其次是伊利和多美滋。
  “現在賣得最好的是惠氏和雀巢。” 一位超市導購熱情地給記者介紹。記者看到,合生元、惠氏和一階段(0~6個月)900克的奶粉價格分別是366元、223元。
  記者在了解奶粉價格的時候,碰到了正在購買奶粉的劉先生。“如果要買還是選擇進口奶粉,價高是高一些,但是相比國產奶粉能安心一些。” 他笑言:“還是期望國產的乳制品能讓消費者安心消費。靜觀其變吧!”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重創了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品牌的信任,成為中國乳業的分水嶺。隨之而來的“蝴蝶效應”,讓深陷其中的三鹿乳業轟然倒下。由此,公眾對國產乳制品的信任持續低迷,洋奶粉隨之迅速崛起。
  不過“洋奶粉”也并沒有讓消費者安心多久。去年8月,新西蘭乳品巨頭恒天然披露部分產品受肉毒桿菌污染,作為進口奶粉原料最大供應商,中國奶粉市場再遭重擊。后來該事件被澄清。
  國產奶粉品牌在遭遇國內消費者“信任危機”的作用下,外資奶粉企業竭力打造一種“價格越高越安全”的消費理念。正如更多如劉先生一樣的父母,他們為這種消費理念“埋單”,他們愿意把自己的信任票投給外資奶粉。
  據國際市場調查研究公司AC尼爾森發布的《2012年全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報告》,洋奶粉掌控了國內市場70%~80%的份額。其中美贊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四大外資奶粉品牌的國內市場份額分別為12.3%、11.7%、 11%和7.7%,合計占據中國嬰幼兒奶粉近半市場。
  拯救國產奶粉的“魔術棒”
  為了提升國內乳企品牌的影響力,促進乳粉企業更好地發展,2013年6月,工信部開始牽頭大力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的兼并重組。
  此前工信部發布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報批稿)中談到,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將是兼并重組的關鍵貫徹階段,將推動國內配方乳粉企業100%完成GMP達標改造并通過認證,前10家國內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提高至65%,原有127家配方乳粉企業總數減少40家左右,只保留87家。
  國內乳業巨頭們有何新的動作,是否也如預期的一樣,整合行業資源,在乳制品行業中“圈地”?
  記者根據數據統計,從2013年1月1日~2014年3月5日,涉及國內乳業的重組并購案12宗,除去兩宗還沒有公布交易額,累計交易額達到127億元人民幣(用目前匯率換算),平均每宗并購案交易額為13億元。
  其中蒙牛共完成4次并購,交易額為118億元。其次涉及飛鶴國際的并購交易案共有3宗。2012年10月爆出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亞洲私募股權部門,計劃以每普通股7.4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所有不屬于冷友斌(飛鶴集團董事長)的流通股。這項并購案目前正在進行中。
  而最近市場的熱點集中在三元股份身上。日前,三元股份的定增方案終于塵埃落定。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40億元,其募資中的15億元用于自建乳粉加工廠項目。
  對于剩余的募集資金用途,雖然三元股份表示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但是,業內人士猜測,三元股份可能會利用募集的資金并購行業內有優勢的奶粉企業。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