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醫藥行業成為股市中最活躍的因子。據記者統計,去年,醫藥行業的并購案超過200起,不少并購幕后都有PE和VC的身影。
2013年,醫藥行業成為股市中最活躍的因子。
2013年,醫藥行業成為股市中最活躍的因子。
據統計,去年,醫藥行業的并購案超過200起,不少并購幕后都有PE和VC的身影。
“原研藥,生物藥,這些都是洋人肚里的墨水,國內企業并不具備太大的優勢。”一位PE分析師在采訪中向記者表示。“當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這些熱門領域時,我更建議回頭看一眼中藥市場。其實外資早有先例,多年前,美國東方生物技術公司就曾收購廣西靈峰藥業。這一舉措,讓原本就專注于植物提取物制藥的東方生物又多了一個中國元素。”
事實上,消費者對西藥的盲目追捧背后,是中藥市場長期受到冷落。不過,隨著近幾年來對大健康概念的重新解讀,中藥制劑終于為自己掙了“名份”。伴隨著原材料的多次調價,中藥材市場在2013年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多種名貴藥材譬如當歸、三七等的售價都上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前述分析師告訴記者,由于目前中藥市場還處于比較混雜的階段,隨著政策制度的推進和落實,規模較小且貨源質量不高的企業將面臨生存危險。但是,這恰恰是大型企業開展并購的好時機,也是資本進入的絕佳通道。
或許,在一輪“清理門戶”之后,中藥制造企業將會因市場需求量迅速擴張而引來一輪朝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