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原料藥利潤持續下滑 倒逼藥企向制劑轉型

原料藥利潤持續下滑 倒逼藥企向制劑轉型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4 08:46  瀏覽次數:22
  傳統大宗原料藥過去十年的黃金時代,正隨著產業升級而被終結。
  根據工信部最新發布的2013年醫藥工業經濟運行分析顯示,去年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21681.6億元,同比增長17.9%,化學原料藥同比增長13.7%,連續第二年成為增長最慢的子行業。
  一邊是產能過剩、供過于求的行業現狀,一邊是來自其他國家的貿易調查,“轉型”已經成為原料藥企業扭轉生存困境的必然選擇。
  原料藥行業持續低迷
  公開信息顯示,我國發展的傳統大宗原料藥以青霉素系列、維生素系列和解熱鎮痛類為主。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大量的競爭者加入大宗化學原料藥。
  隨著上世紀90年代全球原料藥產業轉移,在以高污染、高能耗為代價換取低成本的推動下,我國發展為全球最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嚴重的產能過剩導致價格戰頻發。其中,青霉素、維生素C占據了50%以上的國際市場份額。
  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許銘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傳統大宗原料藥貿易遭遇多重困境,將長期處于下行通道。“大宗原料藥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再加上出口需求降低,國家的”限抗“政策對抗生素需求造成影響,再加上來自印度、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的低價競爭,原料藥生產企業必須轉型。”
  此外,原料藥近年來還頻繁在國際市場遭遇的“雙反”調查。“價格高了,就是反壟斷;價格低了,又是反傾銷。過去幾年,針對中國原料藥的國際貿易調查不斷增加。”許銘如是向記者表示。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我國化學藥品原料藥制造利潤總額為284.7億元,利潤率為7.45%,同比增長0.02%,行業平均水平為10.13%。上海證券分析師認為,由于行業整體供求態勢并未發生重大的變化,就目前上市公司收入和利潤增速來看,原料藥行業盈利前景依然欠佳。
  記者注意到,受主導產品維生素E市場需求疲軟和競爭激烈的影響,浙江醫藥去年凈利潤同比下滑46.72%。
  各大藥企紛紛向制劑轉型
  許銘指出,出口下行只是大宗原料藥行業低迷的表面,調整產業結構是更為緊要的問題。“大宗原料藥屬于粗放型的低附加值產品,目前國家鼓勵的原料藥升級方式是,中間體生產企業向原料藥領域轉移,大宗原料藥向特色原料藥轉移,特色原料藥向制劑轉移。”
  記者注意到,在環保和產業升級的雙重壓力下,東誠生化、海正藥業、金城醫藥等原料藥企業紛紛通過研發、收購向制劑企業轉型。
  國內最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石藥集團(01093,HK)年報顯示,石藥集團去年實現營業收入99.49億港元,同比增加139.94%,其中成藥收入57.54億港元,創新藥收入達到19.21億港元,較去年增長49%。反之,抗生素與維生素C的盈利水平拖累了石藥集團的業績,兩者的收入分別是24.46億港元、11.16億港元,前者僅溢利5393萬港元,后者虧損1.36億港元。
  石藥集團董秘張赫明向記者介紹,10年前,石藥集團原料藥與制劑藥銷售比重為7:3,通過多年的戰略轉型和研發投入,現在兩者的營收比例為3:7,創新藥是主要利潤來源。今年,石藥集團將在戰略基礎上對腫瘤藥物等高附加值的仿制藥、一類藥做進一步深化,尤其是抗腫瘤藥物方面有所布局。
  無獨有偶,浙江震元的制劑轉型之路也效果明顯。年報顯示,201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18億元,同比增長11.36%,實現凈利潤6443.81萬元,同比增長35.17%。其中,制劑銷售首次超越原料藥,成為公司制藥業務的主要利潤點。
  浙江震元在年報中表示,在公司加大制劑銷售力度的背景下,2013年制劑實現銷售收入1.79億元,同比上升23.3%;原料藥方面,因產品結構老化、“限抗令”的持續影響及大宗原料藥競爭激烈等,原料藥銷售出現較大下滑,2013年銷售收入1.65億元,同比下降21.33%。
   “原料藥企業要加強研發,通過強仿或收購來找到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群。當然,企業不能一味地為了生存就扎堆轉型仿制藥,還是要在產業引導下有序競爭。”許銘表示,相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可提供適當的引導,幫助企業轉型。
  北大縱橫管理咨詢集團高級醫藥合伙人史立臣此前建議,原料藥生產企業轉型最好是順著原料藥產品的方向進行產業鏈延伸,即自己生產的制劑以自己生產的原料藥為主,這樣就形成了轉型成本較低的閉循環轉型路徑,還可降低風險。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