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收藏本頁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雙向借道 草根P2P變“豪門”座上賓

雙向借道 草根P2P變“豪門”座上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08 08:43  瀏覽次數:15
  借著火熱勢頭不減的互聯網金融東風,草根出身的P2P平臺,也成了銀行、信托、融資租賃等“豪門”的座上賓。
  記者獲悉,某大型P2P平臺近期將發行一款投資于銀行、信托等方向的理財產品。“這款產品馬上就要開始賣了,有些基礎資產是來自銀行的承兌匯票、債券,還有信托產品。”上述大型P2P平臺工作人員稱。
  無獨有偶,華南一家P2P平臺也計劃推出一款余額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為基金公司貨幣基金,而這樣的案例并不鮮見,已有P2P平臺甚至宣稱要成為融資租賃資產交易標桿平臺。
  多位業內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今年以來,P2P行業成交量依然保持快速增長,但市場資金需求下降,導致大量資金閑置,P2P平臺需要尋找資金出口,而在非標理財監管持續收緊的情況下,銀行、信托等需要為項目拓展資金接口。在此情況下,雙方各取所需,形成雙向“借道”。
  不過,在市場低谷期推出此類產品,收益有待考驗,而且可能面臨監管約束,能否持續有待觀察。
  P2P牽手信托銀行
  上述投資于銀行、信托方向理財產品的產品指南顯示,該大型P2P平臺產品并非投資于余額寶等基金產品,而是投資于銀行存款、債券、債權、應收賬款、委托貸款、信托等固定收益產品。該產品募集資金1.2億元,投資期限為3個月,根據認購金額不同,分為30萬元~50萬元、50萬元~100萬元、100萬元以上三檔,預期年化收益率為7.4%~7.6%。該產品采取有限合伙基金模式,先由平臺自身和投資人按比例分別認購基金部分份額,然后再投資于上述投資標的。在此之前,該產品已發行多期。
  此外,上述P2P平臺與信托公司的合作,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已開始。本報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自去年以來,該平臺以代銷的形式,通過發起有限合伙基金認購的方式,認購了多家信托公司產品,融資對象地區遍布貴州、重慶、湖南等多個省份。
  實際上,這樣的合作并不鮮見。華南某大型P2P母公司去年12月就成立了財富管理中心,與銀行合作開發理財產品,只在銀行和信托渠道銷售。而在銀行、信托之外,一些基金公司、融資租賃公司也尋求與P2P平臺的合作。
  例如,南方某P2P平臺有意與基金公司合作,推出余額理財產品。本報記者獲悉,該產品利用網貸平臺沉淀資金,對接基金公司貨幣基金,資金可以靈活轉入轉出。
  “用戶只要把平臺上的閑置資金轉進去,就能獲得收益,同時還能進行平臺項目投標,同時獲得兩份理財收益。”接近該平臺的人士說。
  此外,融資租賃行業也開始將目光投向P2P。去年6月成立的普資華企,通過引入融資租賃公司,采用個人對企業融資的P2B模式,將自身定位于融資租賃行業金融資產交易平臺,其平臺交易的項目均來自融資租賃公司已有債權。
  據普資華企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受監管限制,融資租賃公司在轉讓其債權時,都是先委托給資產管理公司,并由資產管理公司提供回購承諾,之后以資產收益權方式在平臺交易。
  互相借道
  據業內人士介紹,P2P平臺和信托公司合作,主要有代銷和直接投資兩種模式。代銷模式下,P2P平臺僅負責銷售其中部分份額,充當投資顧問的角色,而直接投資其實相對較少。
  “有些產品基礎資產雖然來自銀行,但并不是只和一家銀行或信托公司合作,其中投資于銀行資產的項目,也不是直接從銀行買,而是在公開市場認購。”上述大型P2P平臺工作人員說。
  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銀行、基金公司、信托等與P2P合作,看中的是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巨大潛力;另一方面,自去年3月份以來,監管政策逐步收緊,加上違約事件屢有發生,商業銀行逐漸壓縮非標理財規模,導致信托、融資租賃、PE債權等資金來源日漸減少,各路機構需要為部分項目尋找資金來源。
  據統計數據,去年P2P年行業總成交量1058億元,而僅今年3月份一個月,全國440家P2P平臺的成交量就已經達到120億元。紅嶺創投、人人貸、有利網等多家平臺累計成交量已超過10億元,而紅嶺創投更是突破了50億元。
  不過,也并非每個P2P平臺都有機會和銀行、信托公司進行合作,目前與信托公司、銀行等進行合作的,僅有幾家成立較早且平臺實力、交易量、用戶等方面在業內排名靠前的幾家平臺。
  “銀行、信托的項目,動輒就是好幾個億資金,一般的平臺沒有能力去做,這些大機構也看不上。”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說,在此情況下,和信托、銀行、基金等合作的平臺,必須有較大的成交量和客戶群。
  對P2P平臺而言,除個別已轉型財富管理的平臺,與銀行、信托等合作也部分是因為形勢所迫。融信財富CEO吳顯勇告訴本報記者,與往年不同,今年以來,P2P平臺資金成交量雖然依舊有增無減,但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借款人資金需求大量減少,投資人資金出現無處可投的情況。
   “今年‘資金站崗’比較突出,一方面投資人投不到項目,另一方面交易清淡,平臺收入也減少了。”吳顯勇說,而通過上述方式,可以留住一部分客戶和資金,同時還能增加平臺活躍度和交易量。
  實際上,P2P與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合作,也有“雙向借道”的意味,既能找到新的資金出口,又可以借機向正規金融領域滲透。
  隨著P2P行業的發展,一些平臺已經不滿足于僅僅充當網貸中介的角色,部分平臺將自身定位為非標資產交易平臺。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此前就曾表示,其目標是成為非標金融資產交易市場,而非僅僅是P2P平臺。普資華企交易平臺也宣稱,要依托融資租賃行業,成為P2B細分領域的標桿。
  徐紅偉認為,就P2P交易平臺的性質而言,理論上各種金融產品都可以銷售,隨著交易量和用戶不斷增加,會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通過這一渠道進行非標資產流轉。“從長遠來看,金融產品銷售、非標資產流轉,將成為P2P行業的藍海。”
  持續性臨考
  相對于各類P2P項目,上述平臺與銀行、信托等合作項目的收益均相對較低。本報記者獲得的資料顯示,除了普資華企給投資人的收益率超過14%,其他平臺收益率均在8%以下,而上述華南某P2P平臺預期年化收益僅為4%~6%。
  據徐紅偉介紹,去年P2P平臺倒閉潮發生之前,收益率最低的約為8%,而最高的達到50%左右,此后逐步回落,但目前多數平臺的年化收益率仍維持在12%~30%,平均為24%左右,平臺收取的費用則為20%左右。
  相對于P2P項目而言,這樣的收益吸引力不強,勢必影響投資人的熱情。“在沒有項目可投的情況下,一兩個點的收益變化對他們影響不大,而且現在不是收益高低的問題,而是有沒有項目可投的問題。只要有收益,投資人就可以接受。”吳顯勇說。
  徐紅偉也認為,信托、貨幣基金等與P2P本就屬于不同的投資概念,平臺不可能給投資人很高收益。在沒有項目可投的情況下,這無疑為投資人開辟了新的投資渠道,并且還降低了投資風險。
  而P2P平臺上述業務的最大考驗尚不在此,而是在市場好轉之后,能否繼續留住客戶和資金。吳顯勇與徐紅偉均認為,P2P用戶資金本來就小, 而且是在資金閑置的情況下才推出此類產品,用戶追逐的是P2P項目的回報,而非貨幣基金之類的產品收益,這些業務能否持續還不好說。
  萬家兄弟總裁董博淳認為,P2P平臺此類業務還面臨著監管和法律風險,其產品結構、交易模式、投資對象是否存在法律障礙和監管限制,都有待驗證。
  “互聯網金融是全民創新,信托、基金這些機構和P2P合作,目前法律沒有明文禁止,還看不出來有何違規之處,但金融業務本身還是需要資質。”上述深圳某基金公司人士說。
分享與收藏:加入收藏欄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