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銀行業風險上行須高度警惕

銀行業風險上行須高度警惕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16 08:41  瀏覽次數:57
  2014年銀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利率風險都會有一定程度上升,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最近幾周中,上市銀行2013年財務數據陸續披露,經營業績雖繼續穩定增長,但隱憂不少??傮w上看,隨著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入和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2014年銀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以及利率風險都會有一定程度上升,需要予以高度重視。
?  資產負債結構變化明顯
  2013年,商業銀行(包括國有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商行和外資銀行,下同)整體資產規模增長13.61%,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資產組合中,貸款同比增長14.62%,占資產總額的50%。從貸款結構看,2013年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投向變化明顯,個人貸款大幅上升,占新增貸款比重超過30%,較2012年上升了10個百分點,是信貸投放最多的領域。而傳統的信貸投放重點,如制造業和批發零售業,新增貸款占比則大幅下降。上述變化與銀行應對經濟結構調整和傳統行業風險上升而做出的調整有關。
  負債方面,商業銀行負債規模達到110.82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13.07萬億元,同比增長13.38%。其中,各項存款余額為89.64萬億元,比2012年增加10.52萬億元,同比增長13.29%,占總負債的比重為81%。上市銀行由于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以及受監管部門規范相關業務的影響,負債增長放緩的趨勢更加明顯。已公布年報的上市銀行負債同比增長僅為6.29%,較上年同期下跌8.54個百分點,其中,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分別為4.16%和12.98%。上市銀行存款增長9.76%,其中,大型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分別為8.53%和14.31%。綜合起來看,銀行業的存款競爭日趨激烈,而大型國有銀行的資金分流壓力尤其突出。
  凈利差明顯收窄
  2013年,商業銀行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42萬億元,同比增長14.5%,增速較2012年下降4.5個百分點;平均資產利潤率為1.27%,同比下降0.01個百分點;平均資本利潤率為19.17%,同比下降0.68個百分點。
  2013年,商業銀行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息收入2.8萬億元,同比增長11.3%。受利率市場化加速的影響,銀行業凈利差明顯收窄,在這種情況下,凈利息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資產規模擴張的推動。從可獲得數據的銀行來看,中型銀行凈利差縮減比較明顯,其中,降幅最大的銀行達到了50個基點,還有幾家銀行則在30%以上。國有大型銀行則相對穩定,工商銀行只縮減了9個基點,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均為2個基點,而中國銀行的凈利差還略有擴大,或與其海外業務的增長有關。
  為應對利差收窄的影響,商業銀行積極拓展新業務領域,非利息收入保持了較快增長,這在一定程度彌補了利差上的損失。2013年,全部商業銀行非利息收入7568億元,同比增長20.7%。上市銀行非利息收入較上年增長22%,其中大型國有銀行為14%,股份制銀行則到了48%。從非利息收入構成來看,“大資管業務”是增收的主要來源,主要包括負債端的理財產品、代理和托管業務等。在資產端則主要是咨詢顧問、信用承諾等投資銀行業務。
  風險暴露持續上升
  2013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5921億元,全年新增99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比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上市銀行中,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和中信銀行不良率相對較高,分別為1.22%、1.05%、1.03%,其余銀行則均在1%以下,上市銀行整體不良率約為0.93%,處于風險可控水平,但較2012年的資產質量還是略有下降。
  與不良率相比,不良貸款余額變化反映的問題則較為嚴重。從2011年開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開始出現上升,并在2012年下半年之后,開始進入加速上升狀態。上市銀行中,有幾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增長幾乎翻番,其他也大都在20%以上。進入2014年之后,資產質量惡化的趨勢仍未得到扭轉,局部行業、局部地區的風險暴露仍在繼續上升中。
  分行業看,周期性行業不良率相對較高,批發零售業、制造業仍是不良貸款主要集中的行業,占全部不良貸款的比重接近60%。制造業中,機械、金屬加工、紡織及服裝等均是需要關注的領域。而社會關注度一直較高的房地產業,不良率低于平均水平并相對穩定,短期內不會成為主要風險來源。
  從上市銀行的情況看,各銀行資本充足率普遍下滑。部分股份制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已接近監管紅線。隨著新監管辦法的實施,未來五年資本達標要求逐年提高,估計銀行融資壓力將愈發突出,依賴規模擴張來維持利潤增長的模式已難以為繼。從宏觀上看,資本約束趨緊,對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也將形成越來越強的限制。
  到2013年底,商業銀行貸款損失準備金余額為1.67萬億元,撥備覆蓋率為282.7%,比2012年末下降12.81個百分點。上市銀行中,多數銀行的撥備覆蓋率仍維持在較高水平。但從變化趨勢看,除農業銀行以外,其余銀行2013年的撥備覆蓋率均有下降。撥貸比方面,2013年末,商業銀行的撥貸比為2.83%,比2012年上升0.01個百分點。上市銀行2013年的撥備計提力度也明顯加大,平均水平從2.45%上升到2.49%。
  適度穩增長防風險
  綜合來看,銀行業經營的不確定性正在逐步加大。目前銀行現有風險化解能力較強,還不至于形成系統性沖擊,但仍應對局部風險的發展與演化保持高度警惕。預計在2014年中,銀行業運行將有如下幾個特征。
  首先,受監管強化、資本約束以及外部需求變化的影響,銀行業規模擴張和信貸增長速度將繼續放緩。
  其次,受利率市場化加速的影響,銀行凈利差會繼續收窄,盈利能力將受到較大挑戰。比較而言,中型銀行(主要是股份制銀行和部分城商行)由于其客戶利率敏感性較高,短期受到的沖擊或會更大。
  第三,銀行業轉型將加速。為提高效率,資產出表仍將是商業銀行資產端創新的重點,由此投資銀行、資產管理以及資產證券化等業務都將是銀行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部分銀行的綜合化經營也會繼續深入發展。
  第四,銀行業內部分化加劇。經營管理能力突出、競爭力強的銀行仍有較大發展空間,但一些銀行尤其是局部地區的中小銀行,受制于管理能力以及區域性信用風險上升,不排除有少數機構出現經營困難的情況,需要高度關注。
  第五,銀行業整體風險上升,需密切關注。信用風險方面,受經濟結構調整和過剩產能消化的影響,今年一、二季度的風險暴露仍將繼續上升,主要還是集中在周期性行業和局部地區。此外,在利率市場化加速的背景下,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和利率風險都明顯上升。盡管類似2013年“錢荒”的劇烈波動不大可能再次出現,但在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情況下,2014年銀行的流動性也不會特別寬松,會存在一定的壓力。
  面對不確定性的增強,宏觀政策需要在調結構與防風險之間取得刀鋒上的平衡。部分行業、局部地區,甚至部分金融機構出現某種程度的風險,是市場化機制發揮效力的途徑。因此,應允許適度的金融風險暴露,以逐步化解經濟周期中的正常損失以及前期過度信貸產生的問題。不過,在此過程中,也要嚴防風險升級,在這個意義上講,適時、適度的穩增長措施,對防止金融風險擴散和穩定市場預期至關重要。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