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藥房托管”爭議中疾行 華潤醫藥再下一城

“藥房托管”爭議中疾行 華潤醫藥再下一城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4-17 09:27  瀏覽次數:59
  雖然業內一致反對,但醫藥商業巨頭的“藥房托管”依舊在疾行。
  15日起,華南地區最大的三甲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的藥房將由華潤廣東醫藥有限公司(下稱“華潤醫藥”)托管,中山一院所有的藥品供應商必須先通過華潤醫藥才能進入該院。
  值得注意的是,有衛計委系統官員和醫藥工業企業一直公開反對藥房托管,但這并未影響醫藥商業巨頭圈地公立醫院藥房的步伐。商務部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已有29家醫藥上市公司涉足藥房托管。
  廣東省衛計委副主任廖新波告訴記者,藥房托管并未切斷醫藥利益鏈,對醫藥分家毫無幫助。
?  廣東藥房托管風波
  昨日,上海醫藥旗下廣州中山醫醫藥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公司日前接中山一院通知,從4月15日起,中山一院、各分院及藥店全部藥品由華潤醫藥中山一院藥品供應平臺負責配送。“為保證上游供應商品種穩定、合作持續,我們已經同意華潤醫藥的條件,原來我們配送的全部品種將調撥給華潤醫藥。”
  拿下中山一院,這是華潤醫藥繼去年成功托管華南另外一家核心三甲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藥房之后的又一舉措,廣東省人民醫院與中山一院都是藥品年銷售收入近20億元的大醫院,在全國都是非常核心的醫院。
  按照華潤醫藥集團此前與廣東省政府簽下的戰略合作框架,華潤醫藥將投入2個億在廣東對至少三家三甲醫院進行信息化改造,其中就包括藥房托管。
  此前,華潤醫藥一直否認與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合作屬于藥房托管,華潤醫藥政府事務部一位負責人近日在廣州市藥學會舉辦的“藥房托管”業內研討會上向與會企業再次澄清,“華潤醫藥與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合作項目是為醫院提供醫藥物流延伸服務。我們對省人民醫院投入7000萬元,對醫院藥品物流進行智能信息現代化升級,做的是公益項目,目的不是賺錢。”
  記者獲悉,廣東省人民醫院每年約有18億元采購額,華潤醫藥每年能取得的收益約占五分之一,即3.6億元左右。托管省人民醫院藥房后,所有的藥品供應商要通過華潤醫藥才能把藥賣給醫院,華潤醫藥獲得的好處就是營收直接大幅提升,利潤率也能提升,從而把先期投入醫院和維持藥房運營的費用賺回來。
  但有藥企當場提出質疑稱,盡管華潤醫藥當下沒有追逐盈利,但其看中的是省人民醫院藥房背后的絕對議價權和藥品選擇權。
   “現在我們解決了病人排隊拿藥等候的問題,全院實現智能化藥品管理。而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原有的28個供應商中,除廣州醫藥因為個體原因退出外,其他供應商的供貨份額、價格均未發生改變。”上述華潤醫藥人士如是說。
  但多位業內人士卻表述了相反的觀點。廣州一家連鎖藥房副總經理表示,近期華潤醫藥開始向其他企業提出5個點的返利需求。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進一步稱,以前華潤醫藥向企業以9.5折開票,現在以9折開票。“信息化管理只是換個說法,華潤醫藥投入那么多,肯定是圖回報的。”
  眼見華潤醫藥在自己的地盤上圈地,廣藥白云山坐不住了,通過各種努力,把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藥房成功托管。
  藥房托管形成新的利益鏈
  記者注意到,藥房托管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托管企業為醫院獨家配送藥物,每年向醫院交納托管費或藥品盈利分成,醫院支付給托管企業藥品流通費用,企業也能從進入醫院藥品中獲得差價;另一種模式是托管企業只賺取獨家為醫院配送藥品的流通費用,承擔藥房人員和藥品管理的成本。
  此前,南京醫藥和近期瘋狂托管醫院藥房的康美藥業屬于前一種,而華潤醫藥和廣州白云山則屬于后一種。
  藥房托管的背后,其實是公立醫院、托管方和制藥企業三者之間的利益博弈:托管方希望壟斷公立醫院的藥品采購權和議價權;公立醫院在“藥品零差率”和醫藥分開的政策倒逼下,或將面臨失去藥品加成收入的危機;制藥企業則不愿第三方托管加入已經形成的藥品流通環節,對其產品進行二次議價。
  廖新波告訴記者,藥房托管模式既沒有切斷“以藥養醫”,也沒有改變“醫藥回扣”的現象,只是在原來基礎上多了一個“管事婆婆”。“首先,藥房托管并沒有擠壓流通渠道中不合理的利益結構和價格水分;其次,托管方憑借獨家采購與銷售的絕對優勢,在供應鏈上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醫藥生產企業為了把藥品銷售出去,處于被動地位;再者,托管合同已經決定了醫院與托管方是利益共同體,為了趨利,醫院大處方依然難以避免,托管方則有可能更加壓低藥品銷售價格。”
  壓低藥品銷售價格,生產企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因此,在一片反對聲浪中,藥企成為主力。廖新波指出:“種種逼迫下可能出現一種結果:藥企不供貨、醫院無好貨。制藥企業的生存空間被嚴重壓縮,有可能就不向托管方供貨了。”
  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則對本報強調:“藥房托管需要建立規則,要公平招標,要在法律、托管效果等方面進行監管。”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