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近期披露的IPO預披露企業名單中,兩家旅游類企業攜手沖刺頗為惹眼。作為同類擬上市企業,將兩者上市計劃進行比較,或可窺出旅游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而募投項目中,對于酒店、度假村類項目的同時發力,或預示傳統景區門票收入未來將不再是旅游類企業增收的主要手段。酒店、客運、甚至演藝等增收“武器”已然開始“多點開花”。
近日,九華山旅游和長白山旅游一前一后披露了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根據招股書,九華山旅游主營業務為酒店、索道纜車、旅游客運及旅行社業務。公司擬在上交所上市,此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768萬股,合計募資3.46億元,用于九華山天臺索道改建、東崖賓館改造、西峰山莊擴建以及償還銀行貸款。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3年,九華山旅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3.86億元和3.85億元;實現凈利潤5852.79萬元、6210.94萬元和6284.27萬元。
近日,九華山旅游和長白山旅游一前一后披露了IPO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根據招股書,九華山旅游主營業務為酒店、索道纜車、旅游客運及旅行社業務。公司擬在上交所上市,此次公開發行不超過2768萬股,合計募資3.46億元,用于九華山天臺索道改建、東崖賓館改造、西峰山莊擴建以及償還銀行貸款。財務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3年,九華山旅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53億元、3.86億元和3.85億元;實現凈利潤5852.79萬元、6210.94萬元和6284.27萬元。
再看長白山旅游。招股書顯示,公司目前主業包括旅游客運、旅行社及溫泉開發利用業務。其中,旅游客運是公司目前的核心業務。2011年至2013年,長白山旅游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2.15億元、2.5億元和2.33億元;實現凈利潤6497萬元、7390萬元和6226萬元。公司擬在上交所上市,非公開發行不超過6667萬股,募資4.2億元全部用于長白山國際溫泉度假區的建設。
記者對比九華山旅游和長白山旅游發現,兩家公司雖為同類企業,但其主營收入構成卻大相徑庭。拿九華山來說,公司旗下酒店、索道纜車、客運、旅行社等業務發展較為均衡。2011年至2013年,對公司營收貢獻最大的酒店業務占比分別為42%、43%和42%;其次為索道纜車業務,占比分別達到34%、33%和34%;客運業務占比則為10%、12%和13%。總體來說,九華山旅游目前已經構建了完整的旅游業務鏈,具有較強的旅游綜合服務能力。
而長白山旅游的核心業務為旅游客運業務,這也與公司的前身交通公司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2011年至2013年,長白山旅游的客運收入占總營收比分別為93.93%、96.55%及93.73%。從這點上講,目前公司的“賺錢”手段相對單一。
再橫向對比峨眉山、麗江旅游、黃山旅游等同類上市企業,記者發現,酒店經營正在成為這類上市企業日益重要的增收手段,未來或超越傳統景區門票對總營收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