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2014年醫療服務投資峰會上了解到,目前,我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均達到醫療機構總數的10%。按照“十二五”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文件的要求,到2015年,上述占比數據要達到20%左右。對此,有投資機構專業人士指出,“還有一倍的空間,而且非公立的池子足夠深,可以養活足夠多的民營醫療機構。”
業界人士認為,醫院擁有穩定的現金流,醫生是醫院的核心資產,好醫生是醫院的最強壁壘,最核心的收購是收購無形資產(人)。因此,上市公司的收購應注重對無形資產的考量。目前,上市公司投資醫療服務的方向主要為對贏利性的民營醫院的投資,以及對公立醫院的改革和改制。
業界人士認為,醫院擁有穩定的現金流,醫生是醫院的核心資產,好醫生是醫院的最強壁壘,最核心的收購是收購無形資產(人)。因此,上市公司的收購應注重對無形資產的考量。目前,上市公司投資醫療服務的方向主要為對贏利性的民營醫院的投資,以及對公立醫院的改革和改制。
在鼎暉等創投人士看來,眼科、牙科、婦科等專科醫院的增長比較確定,是比較確定的收購標的,且專科醫院的運營難度較綜合醫院小,手術量小,手術風險也低。但目前收購標的開始越來越稀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