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亚洲在线小视频_国产成人在线电影_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免費發布信息網站
貿易服務免費平臺
 
 
當前位置: 貿易谷 » 資訊 » 行業資訊 » 煤炭全行業虧損面或超80%

煤炭全行業虧損面或超80%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05-08 08:54  瀏覽次數:24
  統計數據顯示,申銀萬國行業分類中歸屬煤炭開采業的共有33家上市公司,其中有9家在今年一季度出現虧損,這9家公司的虧損總金額為6.5億元,虧損面達到27.27%;而從去年年報來看,2013年全年業績虧損的只有大同煤業和*ST國創兩家公司,兩家虧損額共計為9.48億元;同比來看,2013年一季度凈利潤為虧損的只有大同煤業、煤氣化和遠興能源三家,三家虧損額總計2.47億元;環比去年第四季度的數據可以看到,去年第四季度單季虧損的上市公司有6家,這6家的虧損總金額為8.33億元。
  可見,今年以來,煤炭行業上市公司虧損面較去年同期以及去年全年而言都有所擴大,虧損公司的虧損金額也有大幅攀升。
  然而,整個煤炭行業的營收情況之差遠遠超出上市公司數據表現出來的情況,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宛學智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僅能代表行業中的比較優質的一類企業,并不能深刻揭示出中小煤企的真實生存環境,中小煤企面臨的生存現狀遠比上市公司更加嚴峻。
  經營狀況不斷惡化
  2013年,上述33家煤炭上市公司營業總收入共計8479.19億元,較2012年的9095.65億元,同比下降了6.8%;凈利潤總和則為677.35億元,其中中國神華一家的凈利潤就達到456.8億元,占比為67.44%;而2012年這33家上市公司的凈利潤總和為1063.87億元,2013年同比大幅下滑了36.33%。
  從今年一季報的情況來看,33家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獲得的凈利潤總額共計168.51億元,比去年同期的232.53億元大幅減少63.02億元,降幅為27.5%;環比來看,今年一季度33家公司的利潤總額比去年第四季度的187.31億元下降了18.8億元,環比降幅為10%。
  顯然,2013年全年煤炭業33家上市公司的總營業額雖然只下降了6.8%,但凈利潤卻大幅下滑了27%;而且,今年一季度以來,33家煤炭上市公司在盈利能力方面,同比、環比都有較大幅度下滑,經營狀況正在進一步惡化。
  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煤炭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邢雷對記者表示,“種種數據表明,煤炭上市公司的質量仍在繼續下降,經營十分困難,由于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加之環境保護的壓力不斷增加,整個煤炭行業經營狀況在短期難以改善。”
  邢雷認為,煤炭業上市公司要改變經營狀況,必須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控制產能無序增加,改變市場上供過于求的局面,同時從政策要效益,通過清費利稅,把過重的稅收負擔降下來,這樣才能形成行業和上市公司健康發展的局面。
  煤炭全行業虧損面或超80%
  即便如此,煤炭業上市公司仍是整個煤炭行業之中最優秀的一批企業,因為從煤炭全行業來看,虧損面甚至會超過80%。
  宛學智認為,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僅能代表行業中比較優質的一類企業,并不能深刻揭示出中小煤企的真實生存環境;整個煤炭行業的營收情況之差遠遠超出上市公司數據表現出來的情況,中小煤企面臨的的生存現狀遠比上市公司更加嚴峻。
   記者在3月份走訪山西、陜西、內蒙古等多個煤炭主產地深入調查了解到的情況也印證了上述研究員的觀點。當時,多地中小煤企都處在停產、半停產狀態,銷售也幾乎停滯。以鄂爾多斯某礦區為例,當地露天煤礦停工率接近90%,銷售數量僅相當于去年同期的10%左右。
  近日,中煤能源集團銷售中心執行董事宮清超向媒體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煤炭行業的虧損面已經達到80%。相比去年煤炭虧損面三分之一的形勢,今年全行業的虧損面仍在不斷擴大。
  宮清超稱,由于缺少有效的退出機制,國內的煤炭產能過剩正加快向產量過剩轉變,去產能是長期且艱難的。
  在政策層面,4月初,國家能源局已經把淘汰煤炭落后產能作為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并提出2014年全國計劃淘汰煤礦1725處,淘汰落后產能11748萬噸。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也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煤炭庫存仍然居高不下,已持續28個月在3億噸左右。一季度,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012.5億元,同比下降8.3%;企業利潤總額323.2億元,同比下降41.2%,比2012年同期下降65%;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達44.4%,比2013年擴大了13%。
  從產煤大省山西省的情況看,截至2014年3月底,山西全省煤炭企業存煤3380萬噸,同比增長87.2%。今年一季度該省煤炭全行業實現煤炭銷售收入947億元,同比減少201.62億元,下降21.3%,全行業實現利潤8億元,同比減少52.13億元,下降86.6%。噸煤綜合售價401.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噸煤平均利潤5.72元,同比減少13.25元,下降69.92%。
   “內憂外患”仍在加劇
  盡管今年以來幾大煤炭巨頭接連降價,國內煤炭生產企業特別是中小煤企飽受降價之苦,但煤炭進口量仍然有增無減。
  據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3月,全國進口煤及褐煤2529萬噸,1月-3月累計進口839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409萬噸,增長5.1%。
  宛學智稱,進口煤對動力煤價格的沖擊不容忽視,仍在不斷蠶食國內煤炭市場,而且對國內煤炭企業的沖擊越來越大。
  雖然環渤海動力煤價格自4月份以來表現出觸底反彈的跡象,出現了小幅上漲,煤炭巨頭神華自5月份開始更是試探性每噸提價5元,中煤、同煤、伊泰等其他巨頭也紛紛表示將跟進提價,這似乎給飽受折磨的煤炭行業帶來一些亮色;但有業內人士認為,產能過剩仍是目前煤炭行業面臨的核心問題,短期內無法改變。在去庫存的巨大壓力下,“任何一次價格反彈都是做空的機會”。
  宛學智也認為,煤炭行業目前這一狀況在今年二季度仍然難以有改觀,隨著水電黃金周期已經到來,風電、光伏裝機容量大幅增長,加之高耗能產業得到抑制,煤炭市場的夏季恐變成更冷的“寒冬”。
  “作為國內煤炭行業的龍頭老大,神華在產、運、銷、煤化工等環節優勢明顯,綜合實力、行業影響力非常巨大,動力煤價格漲跌對于神華而言并不會造成過多沖擊,而中小煤企的價格策略難以向其看齊”。宛學智認為,在需求端持續低迷的情況下,若中小企業盲目跟隨漲價恐將影響其正常銷售,從而導致其生存壓力的大幅攀升。
  宛學智表示,在長期的跌勢之中偶爾會有反彈跡象,但反彈幅度若小于20%則整個趨勢很難有所翻轉,支撐位、阻力位的影響也將持續發酵。當前從國家層面看,并沒有實質性的救市舉措出臺,煤炭行業各種頑疾仍然影響深遠;因此,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施壓下,動力煤價格或再度下挫,目前的動力煤價格企穩回升或僅是曇花一現。
分享與收藏:  資訊搜索  告訴好友  關閉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關鍵字:
 
推薦圖文
贊助商鏈接
推薦資訊
贊助商鏈接
 
站內信(0)     新對話(0)